两个待产母亲的相遇值得我们省思。依撒伯尔一见到玛利亚就立刻颂扬她的信德,说道:那信了由上主传于她的话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第45节)。
教宗说,在鲍思高晋铎的日子,他的母亲,一位从未在神学院读过书的谦卑农妇,对他说:今天你就要开始受苦了。母亲是想强调一个现实,但也在提醒儿子若没有意识到苦难,则意味著某些事情出了问题。
这位高尚的母亲也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她的坚强,她在板房区开起了小商店,来满足灾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现在母亲的唯一期望就是儿子能早日从失亲之痛中走出,重建幸福的家庭。
为了感谢天上的母亲,奥廖内会的会士们愿意将一尊大圣母铜像恭放在高处,俯视罗马城,向天主之母卓越的圣德致敬意,她在世上谦卑,在天上被举扬,位于九品天神之上。
为了感谢天上的母亲,奥廖内会的会士们愿意将一尊大圣母铜像恭放在高处,俯视罗马城,向天主之母卓越的圣德致敬意,她在世上谦卑,在天上被举扬,位于九品天神之上。
于是他就耐心地给家人讲解教会的道理,用自己的孝顺言行来打动母亲,终使母亲在90多岁时安息主怀……也不知聊了多久,这时,神父和修士已经归来。坐在我对面的老人安静而慈祥地目送着我们,让人倍感暖意!
教宗继续说:“牧人是基督诞生最先的见证人,在他们眼前的不只是耶稣圣婴,更是一个小小的家庭:母亲、父亲和刚刚诞生的儿子。天主愿意借着诞生在人类家庭中的方式来显示自己,为此,人类家庭成了天主神圣的肖像。
(参阅路十四26)问:萨亚斯年幼时就经历了两个幼小的妹妹和母亲的过世,她的一个兄弟也在17岁时去世,因而很小就明白死亡的意义。
教宗最后说:「在圣母领报瞻礼这一天,我把所有的人托付于耶稣的母亲、我们的母亲。她在纳匝肋说了『是』,愿她每天助佑你们对上主说『是』。上主召叫你们在各种具体的生活处境中接纳祂、跟随祂。愿天主降福你们。」
在此刻开启朝圣地,我认为是天主、是圣母玛利亚的标记,因为圣母是我们的母亲,母亲总是挂念自己的孩子。此刻开启朝圣地也是安慰和天主之母临在的标记。在最艰难时刻,比如战争、饥荒和地震,她从未离弃基督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