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识了天主对我们的爱,同时也相信了这个爱’(天主是爱通谕1)。谁与基督相会,并和他建立友谊关系,就是把天主圣三的共融接纳到自己心灵中。
教宗结束这段有关耶稣圣体圣血的讲话说:“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他的《赖圣体而生活的教会》通谕中,明认圣母玛利亚是‘圣体圣事的女性’。
此外,13个小组也强调了夫妻生活的性爱和形体的美与喜悦,这是保禄六世教宗在《人类生命》通谕中论及生育和贞洁问题时提出的思想。因此,神长们特别强调需要深入研究关於负责任的父母和教育子女的议题。
在以色列人中,法律书被焚;倘若某人遵守法律,按照国王的谕令他将被处死。这就是迫害,由一条祸根引起的迫害。教宗指出,主耶稣在最後晚餐中为祂的门徒祈求合一,常令我感动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在肯尼亚的行程中教宗将在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发表讲话,广泛发挥《愿祢受赞颂》通谕的思想。教宗访问肯尼亚的另一个重要时刻,是前往内罗毕的坎吉米(Kangemi)贫民区探望穷人。
除过圣经训谕,社会上也有好多有关说话的格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多龙泉,杀人不见血;言多必失,适可而止;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勿论他人非、是非生于乱开口
正如《救主的使命》通谕说的:当教会在万国中执行传教活动,教会面对不同的文化,而置身于本土化的进程,这种投入参与的必要,刻划出教会在历史中的旅程。
教宗的长篇讲话条理分明,与《愿祢受赞颂》通谕息息相关。教宗首先谈到,人类在世界各地「渴望」能源的方式导致严重的不平等,使得大地生物陷入严峻的存亡危机,甚至达到毒化空气的境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他的通谕《愿祢受赞颂》是在巴黎气候协议之前天主教会领导世界致力于应对气候危机的关键一步。不久前,教宗方济各在梵蒂冈接见石油公司高管,勉励他们致力于生产清洁能源。
这样,我们可以明白,偶像的存在其实是一个借口,为使我们得以成为万物的中心,膜拜自己亲手所造的’(《信德之光》通谕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