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时,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花96元钱买小手琴上音乐课,第三天他的小手琴就被同桌给弄坏了,晚上我问琴哪去了,咪咪说让别人弄坏了。我说要告诉老师,咪咪却说,没有看到是谁弄坏的。
因此,主教的分辨能力常是一项团体行动,在祥和的对话中与别人分享,与主教弟兄、与自己的司铎,以及与平信徒分享。教宗勉励这些新主教,继续培养一种倾听的态度,在放弃自己的见解,接受天主旨意的自由中成长。
这是比喻的教导,也是《天主经》的核心:求祢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我们向天主恳求宽恕和我们必须宽恕弟兄姐妹总是紧密相连。天主的宽恕是祂对我们每一个人伟大的爱的标记。
教宗说:我们在生命中做了坏事,伤害了人,这就是一个伤疤,一个隐藏的伤疤,别人看不到,甚至连我自己也看不到,因为我对它已习以为常,时间久了就麻木了。但它在,在里面,有人去碰触它。
教宗对缅甸信友们说:「当你们藏身於基督的伤痕时,你们便能体会到天父慈悲的治癒香膏,并得到把它带给别人的力量,好能为每个伤痕及每个痛苦记忆涂抹香膏。」
我们从经验中知道,只有懂得承认过错并且请求原谅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谅解和宽恕。教宗於是指出,我们应当承认我们的言行时常流於世俗,因此我们在弥撒开始时共同举行忏悔仪式,以第一人称共同诵念忏悔经。
杨主教强调时间阔于空间、合一胜于冲突、现实重于观念、整体大于部份,从而鼓励青年响应当下、关心别人、实践信仰、放眼于整体;他指青年面对挑战时毋须过份忧虑,当学效圣母的勇敢。
别人需要什么?我做了什么?
无数的罪能将人捆绑住,例如为了馋嘴我们就不停地吃东西,因为贪吃是胃的虚伪,明明是满了,却让我们相信它是空的;占有的焦虑使守财奴身败名裂;愤怒的火焰和嫉妒的蛀虫损害与别人的关系。
此外,暴力和拒绝生命的根源在于恐惧,因为接纳别人是对个人主义的一项挑战。我们可以设想,当发现一个新生命会是残疾者,甚至会是严重残疾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