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教宗也以独特的方式与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相结合。圣伯多禄与圣安德肋本来就是亲兄弟,教宗身为伯多禄继承人,与安德肋的传人、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携手同行,迈向上主盼望的圆满合一。
可是我们大公教会也有自己的优点,我们是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我们有圣统制,整个教会是一个整体。但有时候,优点也会制约教会发展,所以需要梵二大公会议提倡更新。
大公祈祷10月11日晚上,教宗方济各、与会的兄弟代表,以及在罗马的其他教会和教会团体代表们,要一起在梵蒂冈的罗马初期殉道者广场参加大公祈祷,相传那里是圣伯多禄宗徒殉道的地方。
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巴尔多禄茂一世和圣地守护人皮扎巴拉神父也都在场。祈祷文以不同语言诵读,内容都是为中东祈求和平。教宗方济各和以巴两位总统都发表了讲话,之后是私人会晤。
教宗本笃十六世6月12日,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亲自主持圣神降临节的隆重弥撒,他在弥撒讲道中说:圣神创造的教会超越种族﹑阶级和国籍的隔阂,向所有人开放,这就是教会的大公性。
问: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你们的工作是感到有强烈精神需要的一种工作… 答:设立这个圣座委员会是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结出的最成熟果实之一。
默茨神父说:「在一九六二年,即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召开之时,教宗若望廿三世已作出决定,将圣若瑟的名字加入感恩经第一式里。
圣法伯尔致力于宣讲、带领神操和拜访修院,劳心劳力的工作令他的身体日益羸弱,于一五四六年七月抱病回到罗马,从事他的最后一项重大任务:为特利腾大公会议的讨论会,提供对话方面的贡献,以回应路德派的改革。
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期间,电台花了三千小时,以三十种语言报导大公会议的经过。一九六三年保禄六世教宗登基。
自六十年代梵二以来,不同的地方教会都实行礼仪本地化,响应大公会议的礼仪宪章。可以说,礼仪本地化令教友觉得翻天覆地。但是,梵二大公会议50年后,开始有礼仪学者发出疑问,礼仪单一化是否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