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及他4嵗时打算长大了做什麽?教宗答说:想做屠户。
但具体而言这意味着什麽呢?我们相信公教学校蒙召发扬和而不同的精神。我们又该如何具体实现它呢?这项挑战实在不容易。
为什麽?因为我们没有慈悲之心。青年阿匝黎雅说:‘但愿祢按照祢的宽容和祢无限的仁慈,善待我们,拯救我们!’这是在呼求天主的慈悲,求祂赐予我们宽恕和救恩,忘记我们的罪过。
那麽今日教会需要什麽呢?需要见证人,需要殉道者。教宗说,今日教会需要见证人,即圣人,日常的圣人,生活平凡却言行一致的圣人;也需要坚持到底、直至殉道的见证人。
日前,在信仰生活分享会上,一位从山东来到北京西什库教堂朝圣的30多岁的中年教友,向大家讲述了天主大爱救援的亲身经历。这位中年教友名叫张萌,圣名雅各伯,出身于天主教世家。
教宗方济各提出的健康的现实主义乃是拒绝要麽这样做,要麽什麽也不做的逻辑,而走上与他人修和的可行之路。
你们知道为什麽吗?因为隔天的冷战非常危险。」「倘若夫妻有勇气在一天结束时放下争执,彼此轻抚,他们就能和好,许多婚姻便得以挽回。
为什麽教会在今天依然要纪念这些无辜者的悲剧呢?阿马托枢机答道:我们如果忘记过去,悲剧就会重演。
教宗总结道:耶稣非常清楚那个撒玛黎雅妇人心中在想什麽,知道她是个大罪人,但祂没有拒绝她表述自己的观点。祂让她把话说完,逐渐进入她的生命奥迹。这也是对我们的教导。
教宗解释道:什麽是天主的国?天主的国或许是一个组织优良的机构,一切都井井有条,组织架构非常完善。一个人倘若不进入这结构,就进不了天国。此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