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方济各的生活和愿景今日也具有现实意义,不仅为赤贫者的,也为整个人类大家庭的未来与福祉注入希望。诚如教宗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强调的,保护地球与社会正义紧密相连,必须为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找出解决之道。
贝尔格里奥教宗进而提出,「今日人文精神的愿景不能不涵盖生态教育,促进人类与环境的盟友关系」(参阅:《愿祢受赞颂》通谕,210号)。
巴勃罗在厄瓜多尔海岸一个极度贫困的农民家庭出生,这一背景致使他的双亲和九个弟兄远离家乡到亚马逊地区寻求生计。新地区对小小的巴勃罗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的一切都充满生机。
在圣若瑟的帮助下,所有信友可以通过祈祷和善行,从困扰当今世界严重的人类和社会苦难中获得慰藉与自由。法令指出获得大赦的条件是办告解领受修和圣事,领圣体并按照教宗的意向祈祷。
教宗解释,当时他们需要“克服恐惧和嫉妒”,但“两个修会家庭的兄弟们接受了挑战,携手分享他们所拥有的,迎接一个新的开始”。
传教的任务是教会对人类所应尽的第一个要务,目的在引导文化、社会与伦理道德的改变,把福音灌入其间。
教宗也强调应该记住“许多不知名或被遗忘的女性,她们以自己的方式,通过见证的力量,支持和改变了家庭和团体”。“教会需要这一点,因为教会就是一位女性:女儿、新娘和母亲。”
教宗说:圣诞礼仪告诉我们,耶稣‘今天’诞生了,这并非一句没有意义的话,而是在强调耶稣的诞生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它也是我们通过礼仪能够了解的一个今天发生的事件。
人渴望凭自身的能力来判断罪恶,可是事实上,人类为此尝尽了苦果。做错事的人心虚,罪使人失去了内心的和平,无论是一块腰布或别的用来维持尊严的装饰,都不再能使他们回归原本的纯洁。
这个疾病是人类状况的写照,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真实的隐喻,就如圣奥斯定在他的祈祷中所表达的:‘上主,请你可怜我!你看,我不向你隐埋我的创伤。你是医生,我是病患;你是仁慈的,我是可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