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饥饿、武装冲突、新的奴役形式、对宗教自由的限制、环境恶化,以及核威胁,这一切都是必须不断省思的沉痛挑战」。
教宗接著说,今天的世界也需要在上主的门徒身上看到勇敢地度基督信仰生活的人,就是:跟随圣神的推动,受派遣向贫穷者和被排斥的人宣扬希望和救恩的人;跟随信德的逻辑而不是奇迹的人,奉献自己,不理会特权,不排斥任何人
贫穷总是在我们中间,我们需要用眼睛去发现它们,特别是那些被全球化趋势所挑战,并常常陷于迷茫的青年们。”
你一定奇怪,一个贫穷而吝啬的美国老头有什么好说的?那么让我们看看他76岁以前都做了哪些事。他曾为康奈尔大学捐献了5.88亿美元,为加州大学捐献了1.25亿美元,为斯坦福大学捐献了6000万美元。
“因着你们对最贫穷的穷人的服务,使所有渴望耶稣的灵魂得以饱足,即使他在...贫病、孤独和被遗弃时。”弥撒之后,德肋撒修女的继任者在庭院放飞和平鸽。德雷莎修女和教宗一起。
他说:“我们教区是纳匝肋贫穷小镇,纳匝肋虽小却产生了一位谦卑的天主之母——玛利亚,天主提拔了她使之成为信仰的摇篮。我们的小镇虽小,天主眷顾了它,使之像一粒芥菜籽那样生长、壮大。
邦杰罗特忆述,较早前与天主教海外发展机构合作,到非洲埃塞俄比亚培训人们拍摄“让贫穷成为历史”运动的相关内容。至于柬埔寨,她说:“但在金边,我是训练成人去培育孩子们拍照,这是很好的经验。
然而那些日子,世界上无数的贫穷百姓却在哭泣。他们是哪些人?饥饿者,受虐者,遭弃者,濒死者,酗酒者,吸毒者,麻风病、艾滋病患者,战乱中的难民、雏妓……皆属于凄凉无助的弱势群体。
现今,我们也迫切需要解决新的问题,诸如贫穷、饥饿、落后、财经危机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因为各民族的发展特别取决于承认大家都属于一个大家庭。
教宗再次呼吁援助战争造成的失散者和孤儿以及倍受贫穷、艾滋病和其它疾病蹂躏的人。教宗同时也把他的话题放在平信徒接受培育方面,在大众传播媒体、政治和文化界工作的平信徒更该接受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