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23:34)主耶稣虽然宽恕了钉他在十字架上的人们,但他在肉体上要承受多么大的痛苦和压力才能占胜自我而不与仇人记较啊。他这样伟大的思想和境界,不是普通人所能达到的。
他缺少使命精神,缺乏走出自我、把好东西带给他人的作为。教宗说:耶稣门徒的道路就是走出去,将好消息带给他人。可是耶稣的门徒还有另一条道路,即内在的行程,每日通过祈祷和默想寻求上主的门徒之路。
现代生活一个多么奇异的讽刺:一方面是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失业而被迫游手好闲,而其他的人却因为工作过度而自我毁灭。
不是形式化的,而是真诚的、充满理解的、在天主面前的、放弃自我意愿的祈祷。我相信,当你开始为他祈祷时,你便学会和他相处了。(全文完)
祂不停地呼唤,要我们走出牢笼的昏暗,不再自我禁锢,不为虚假、庸俗且自私自利的生活而沾沾自喜。 教宗进一步解释说,我们的复活从我们决定听从耶稣命令的那一刻开始,走出来迎向光明,迎向生命。
不明白人子的深刻羞辱,就不懂基督信仰;祂为了服务而贬抑自我,成为奴仆直到死亡,死在十字架上。」 教宗接着解释十字架的奥迹。
同时,教友们也加深了对天主及自我的认识,并懂得了天主拯救人类的历史。
教友觉得在信仰及家庭生活上需要自我培育吗?若然如有,该如何促进?(第9-11题)(五)教友的家庭灵修是怎样实践的?(第15题)(六)在慕道或再慕道的过程,能否透过教理讲授促进教友的家庭生活?
人不一定能改变客观环境,但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心灵,可以提升自我对客观环境的态度。倘若一个人能意识到,活着是为达至与天主同在的神妙境界,则自然会超脱一切环境束缚。
人们从农业或畜牧业的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过程中,生活环境也从乡村的温情变为都市化的猜疑,人际关系也走向自我化;为了生活,一切都变得商业化和商品化,心灵的需求也不例外,而且常常美其名:要走在时代的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