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经验每个人都会遇到,要么自己的肉身和心灵直接体验到,要么近人和亲人的病苦或周遭的环境触及我们心灵深处,这些痛苦向爱、希望、信德本身提出挑战。
在修院花些时间用于阅读教宗指出,一般来说,“那些正在接受圣职培育的修生没有投入相应的时间在阅读文学作品上下功夫”,有时文学被认为是“所接受文化的次要表达,不属于未来司铎的培育和具体的牧灵经验”。
摆脱外界事物的牵累,努力作到“四静——心静、眼静、口静、耳静”,通过祈祷、反省、分享交流和避静神父的带领,将自己托付给天主;在静默中学会打开自己的心扉,试着与天主交谈,在天主面前呈现真实的自我,渐渐去经验天主的慈爱
为了让复活的基督,陪伴教友生命与生活的每一刻,也愿他们能从生活中时时、事事,经验复活的基督,使更多的人参与领受精神食粮,吉安本堂田存兴神父,副本堂崔风雷神父、王庆顺神父,兵分三路分别为乡下教堂或弥撒点的教友送弥撒
康林松向本新闻网表示,“我们专注于圣父教宗的所有需求”,这经验“为我们是莫大的荣幸”。这辆车是为了禧年特地为教宗设计的。他下次在圣伯多禄广场举行活动时,就要乘坐这辆新车问候朝圣者。
此外,教宗也鼓励该基金会成员不可忘记「怜悯」的本质,即分享人性经验。教宗解释道:「怜悯不是丢块铜板在其他人手中,连眼神接触也没有。相反地,怜悯是接近他人的苦难,并且与他感同身受。」
陪伴、同道偕行与祈祷最后,教宗把谈话的重点聚焦于同道偕行的经验,提醒主教们以慈父的心肠关爱司铎,在现代的变化与文化转型中,司铎需要陪伴。
透过这种研讨会的方式,希望能够提供出司铎持续培育的示范经验,即是希望增进参与及同道偕行的精神。研讨会将在和解大道的音乐厅举行,在5天的会期中,分别展开不同课题的讨论。
天主宽恕的经验通过一段旅途而来:朝圣、跨越圣门、宣认信仰、爱德善功。宣讲意味着天主来与你相遇了。”此外,罗马市长、禧年专员瓜尔蒂耶里(RobertoGualtieri)也通过视频连线发言。
教宗邀请活泼又机敏的年轻人从长者的经验和智慧中汲取精华。“这热忱与睿智相结合,就是一个卓越的资源。它既不容许消极被动,也不让人陷入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