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神父从《圣经》的角度通过厄玛乌的二位门徒和往大马士革的保禄,在途中与主相遇后的表现为内心充满喜乐、回归团体作见证等,引领司铎们,在自己铎职生涯中,不断效法基督,聆听父的声音,按照父的意愿去实行,在自己的团体中充满喜乐的分享自己与主相遇的经验
天主之母在门徒的围绕中,安息床上。圣母肉身蒙召升天的过程,见于坐于宝座的圣母,在彩环中,由天使簇拥升天。
王神父从《创世纪》的亚巴郎开始,讲解圣祖的蒙召经历,对照新约门徒的蒙召,让大家认识到自己蒙召。神父讲到,蒙召需要放下、离开、舍弃、听从,接受天主上主的试炼,体会天主的恩待。
塔格莱枢机与修女们 玛利诺会高克家(JamesKroeger)神父同时在马尼拉耶稣会大学校园的东亚牧民学院主讲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特别课程。
文件强调,信德年的开启正逢庆祝教会的两大重要事件: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开幕50周年和天主教教理颁布20周年。
文件强调,信德年的开启正逢庆祝教会的两大重要事件: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开幕50周年和天主教教理颁布20周年。
香港天主教教友总会网站介绍,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前,‘教友传教’这个意识并不普遍,传扬福音的工作,常被误以为是神职人员、修士、修女的专利品。
对于台湾民众对教友祇会念经的印象,台湾地区教友传协会的饶璋回答天亚社,教友昔日不推动读经是为了避免对《圣经》解释不同而造成分裂,不过,自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通过鼓励教友读经后,在台湾教会积极推动下,这种错误印象应会迅速改正
这次游行活动用以纪念50年前,以若望二十三世著名的月光的讲话开始了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火炬游行活动结束前,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宗座大楼书房窗口,问候聚集在广场上的信友。他说:上主的仁慈超越人的软弱。
教宗解释说,基于这个理由,依据教会伟大的传承和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进一步肯定,圣神持续不断的临在和教会训导权的指引是了解天主圣言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