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袁修女身上看到了修道人的喜乐、牺牲、奉献的精神。这么多年来,袁修女的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修道人选择了奉献生活,就不能因为环境和困难而愁眉苦脸地生活。
8月5日,全体学员专程前往河北宁晋县边村黎明之家,看望了那里的孤残儿童,并捐款捐物,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本次分享交流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自从老伴大病过后我得到一份特殊的工作——天天推她去广场锻炼,感谢天主,现在老伴在800米的椭圆跑道上每天能走5圈了,也能蹲下起立,好多的事可以自理了,天主在她身上显示了奇迹。
耶稣的这句话提醒了我们基督徒,我们对每个人都负有一份爱的债务。因此,我们应与耶稣一起,并好像他那样,在家庭或工作中跟我们相遇的每个人面前重复这句话:“我在你们中间,像是服事人的。”
时至今日,这一优良传统还依然在各地堂区鲜活地传承着:不少信友的家中供奉着耶稣圣心像;不少堂点在每年的圣心月聚会通功时还会做耶稣圣心月默想,诵念《耶稣圣心祷文》、《奉献人类于耶稣圣心诵》、《奉献全家于耶稣圣心诵
有一次,李科英夫妇弥撒后,开车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位步行回家的老太太,他们便出于爱心让老人上了车,老人感激不已。
这次研讨会的圆满成功取决于每位主内弟兄姊妹的积极热情的奉献和团结共融的爱德。首先,让我们感谢远道而来为中国教会的培育工作做出杰出贡献的美国玛利诺会的翁德光神父和德国圣言会的温安东神父。
通过看望病人和探望老人的机会,送去祝福和爱心。有一位叫邓德英的老人,由于子女在外地工作,78岁的她独自一人生活。
上海虹口圣心堂弥撒结束后,爱心小组6人,在凌珊珊教友的带队下,遵嘱牛神父的叮咛,带着堂里弟兄姐妹的浓浓爱心,相聚在浦东居里路天主堂所属的养老院,探望虹口和杨浦两教堂的老教友们。
为了讲解圣庇护神父留下的最後一份遗产智慧和它的可见标记告解亭,教宗引述《圣经》和真智慧的本质。教宗说,真智慧不在於拥有超凡才华,不在於显示自己的强大或以恶还恶;而是以信德启发的爱德解除恶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