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们四处求助,为了他们———需要救助的弟兄姐妹,我们甚至变成了“乞丐”,一个愿为穷人分一点忧、解一点的难的“乞讨者”;但善心人士的爱心总让我们怀有希望,让我们懂得感恩,而且在帮助穷人时,我们总不会缺少,主会“连按带摇
因为靠前夫的微薄收入养活连她在内的四口人,真是太难了,她不想再拖累前夫。不久,她病倒了。弟弟因在外地工作无法回来照顾她,年老多病的母亲更难以照顾有病的女儿。老人想到也只有去向前婿求救了。
世界上永远会有穷人,他们甚至缺少日用的食粮,他们有的就生活在我们周围,或在街头流浪,或在巷尾栖居,或在垃圾堆旁藏身,好像这个繁华的世界对他们的存在和饥苦连察觉都未察觉到。
待洗漱完毕,又要对着镜子将自己打点得一丝不苟,连一根头发都不曾马虎。出门前还要恋恋不舍地向“老朋友”举行告别仪式,直到感觉自己完美得无可挑剔了才满意而去。
因她常年辛苦劳作又吃不饱,下肢很早就出现了浮肿,有时肿的连路也走不动。我们劝她去看病,她总是说:“没什么,比起吾主耶稣的苦差多了。”我回想起以前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倍感心酸。
那位女教友连连说:“神父放心,我一定进堂,一定进堂。”某村有一对即将结婚的年轻人,和堂口负责人是亲戚,来求神父证婚,经考查:经言不会,要理不懂。神父当面告诫:“婚配是一件圣事,不好好预备想领就领吗?
神父艰难地喘着气,大家都很安静,连平时不懂事的孩子也一下子安静了许多。神父诵念的经文我已忘却,因为那一刻泪水再次浸湿我的眼睛,但我有一种痛彻心灵的感动,这远比有口无心地诵念上百遍经文有用得多。
每期“信德”如果晚到,心中总感到不是滋味,一份“信德”到手,才觉高兴,一气通读,连饭也不想吃。老伴说:“吃了再看吧。”我则答曰:“看完了再吃!”
在我们行善时,当我们给予时,祂也『要用好的,连按带摇,以致外溢的升斗』赐给我们(路六38)。这令我们想到丰富,而且在这段读经中,『丰富』这个词重复了三次。
其实,我们做事的潜在动机只有天主才能全部洞悉,有时连自己都不能清晰地界定出所行的善举是为博得他人的赞赏,还是什么潜在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