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该请教会的长老们来;他们该为他祈祷,因主的名给他傅油:出于信德的祈祷,必救那病人,主必使他起来。
比方说,腐败变质的食品,也敢卖;还没咽气的病人,也敢埋;自己喝得五迷三道,那车也敢开;明明里面住着人,那房也敢拆。还有共和国脊梁这样的桂冠,也敢戴,全不管那奖多么野鸡,多么山寨。
还有一次,一位很热心的老教友希望我们到医院去劝说她患癌症的女儿接受洗礼,可是我们赶到后却被其家人逐出病房,因为在此前病人已听信异端。呜呼哀哉!当哭的是我们。
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酷暑盛夏,更不分白天黑夜,他总是随请随到,从不让一个教友失望,不让一个病人痛苦。在那物资供应十分紧张的日子里,神父常常把自己少得可怜的粮油票,及仅有的微薄工资送给周围的穷人。
问:5000名残疾人士也参加弥撒,有些也到你们的圣菲利普和圣雅各伯教堂来…答:残疾人士和病患的参与为我们很重要,因为病人的面容就是耶稣基督的面容。
神父祈祷后打开日课,为把圣体送给病人,但他惊呀地发现圣体在流血!几乎要融化。他什么也没说,赶紧返回圣堂,在深深的良心责备下,到圣思定会院把奇迹细节给西满神父讲了一遍。
教宗提到,他认识的一名修女因理解天主圣爱,到了84岁高龄都还时常前往医院,满面笑容地向病人诉说天主圣爱。这名修女享有恩典,得以「理解这项奥迹、天主圣爱的丰富」。
我们在祂生命的不同层面上看到这面容:在祂前去会晤众人、治癒病人、与罪人同桌共席,尤其是祂被钉在十字架上却仍然赐予宽恕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天主慈悲的面容」。
有些人致力於建设世界的工作,使世界更适於居住,合乎人的尊严;另有些人履行司铎职务,宣讲福音喜讯;其他人献身於教育工作或照顾病人,还有一些人特别效法基督,度贫穷、贞洁和服从的生活。
这些钱她每月要为过世的老伴献一台弥撒用去20元,公交车费30元,剩下的就用作帮助教会的经费,哪里盖堂或有病人需要帮助,老人就去献爱心。她就是这么一位慷慨大方、无私奉献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