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友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大家表示“108道复习题学习了一个月既享受了学习圣经的乐趣,还参与并支持了教会组织的活动。真是一举多得。”
当天先由教会历史学者郭伟基神父在坚道教区中心主持“香港教区的传教历史”讲座,让传教大使更全面地认识本地天主教会的传教历程,好能思考未来之传教进路。
教宗补充道:“许多案例涉及奴役和监禁的形式,从而导致身心遭受痛苦。我们所有人对此都应负有责任。”对此,教宗呼吁所有组织和机构“尽一切努力保护未成年儿童。”
吴主教以圣雅各伯宗徒为主题,进一步由雅各伯宗徒的被召,雅各伯个性人格分析,参加复活雅依洛的女儿,见证主显圣容,其母亲的请求,山园祈祷的经验,等候圣神降临等,道出了跟随耶稣基督的真谛,阐明了奉献见证的价值及服务牺牲的崇高
作品散见于《灵性文学》、《秦皇岛日报》、《蔚蓝色》、《成言艺术》、香港道风山《现实》及美国《海外校园》等报刊杂志。以上二首诗均选自孟栩的诗集《天堂的鸢尾花》。
在神父的鼓励下,在堂区杨修女的宣讲下,教友们善度圣言生活年,把自己的妻子、朋友领进了教会,接受真道。1月14日弥撒结束后,庞瑞神父为他们行了圣洗圣事,欢迎他们来到教会大家庭。
本堂区还改变以往比较封闭的做法,每天开放圣堂,在大门处放置了一块“你来看看”的牌子,印制了一些关于信仰、教理、介绍天主教的小册子,分发给来参观圣堂者及来募道者,还组织了一批义工当接待员,给来参观者解释问题
后周时代有个名叫道丕的修行者,是陕西长安贵胄里人,自幼抱着出世的大志,七岁就出家修行。19岁那年,皇上转移到洛阳,长安发生战争,他带着母亲到华山避难,在山洞穴居。
浙江台州教区起于1865(清同治四年),时台州人张基才、王先德到宁波向傅道安神父(浙江衢州人,1823-1885)学习天主教道理。1867年,傅道安神父来台州开教。
“这不公平,”在沮丧的回家途中,他嘀咕道,“天主啊,我一向对你忠诚,把我的时间和金钱都奉献给你,可是现在,你看……”半年后,抗日战争胜利,中国那所孤儿院的院长——一位美国传教士,回美国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