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们怀着无偿奉献、无私帮助、不劝人改教和不占据地盘的态度,应对每日的挑战。你们与教会和当地政府合作,参与和分享相互的义务与责任。
然而,他的态度和言词都远离了天主行事的方式。他自充为义人,却忽视了最重要的诫命:爱天主及爱近人。我们光问自己每天祈祷多少次并不够,还该问自己如何祈祷,心中是否夹杂着傲慢和虚伪。
面对疾病之苦,人们会持有玩世不恭的态度,认为一切苦难都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来忍受,或者把一切信心都投注於医学,然而医学或许无法治癒那种疾病。
教宗继续道,藉着我们以爱和喜悦的态度对近人所做的善行,我们的信德将发芽、结果。教宗邀请我们做内心的省察,自问:我们的信德如何?我们的信德是否产生善行?或者是不结果实的,半死不活的?
这两种态度将使教会成为不敢冒险的功效型教会。相反地,圣神之火可以点燃使徒的勇气,帮助我们超越围墙与障碍,给予我们创意,鞭策我们行动起来,甚至走上未知或艰难的险途,把希望带给我们遇到的每个人。
教宗强调,我们福传时必须「秉持这种慈悲的态度,对一切人成为一切。传扬天主圣言的正是生活见证」。教宗接着提到,他在克拉科夫世青节与青年共进午餐时,有一名青年询问:他该对无神论的挚友说什麽呢?
教宗在这个机会上发表了一篇讲话,强调基督徒不可对受苦的人抱持与己无关的缄默态度,却应心生怜悯,慈悲对待他们。教宗的默想以耶稣的我渴为中心思想。
这份《和平呼吁》指出,30年前,全世界的宗教代表们应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之邀齐聚亚西西,参加首届跨宗教和平会晤,「以肯定和平的大福祉与真正的宗教态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孩子面前要有一定的威信,自己不能出尔反尔,有时会听到孩子说你自己说的你都做不到,还要我们做,说这话时是带着一种不服气的态度。
长期服务教会网络新闻媒体工作的徐革新女士则以《怎样做好教会通讯员》为课题,与大家分享作为教会通讯员该有的素质和态度,同时,还穿插分享怎样写好教会题材的新闻稿件,深入浅出地带领大家从零起步,学习采写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