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门是耶稣为我们开放的,可是我们有意或者无意地加高了门槛,使那些想进门的人望而生畏。笔者亲历了一些事实,供教会成员思考,是不是该拆门槛,能不能用爱心去拆?
主日的早上,我们全家一起到圣堂参与7点30分的弥撒,自寓居苏城以来,基本如此,也成了信仰生活的常态。
我们针对她们提出的情况给予耐心的解释,鼓励她们重新拾起信仰,与天主重新和好。最后我们教她们学了一首简单的圣歌。针对情况,我们建议她们找个地方建立一个祈祷所,以后定期有人来这里传教。
母亲身上的优质品德常常影响着我们,作为基督徒来讲,信仰人生的道路上应该具有很好的素质,这素质体现在我们世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让教友和基督徒这两个名称,在我们的信仰生活中共存也未尝不可。
圣家是个信仰为上的家庭。福音记述,一满了他们取洁的日期,他们便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圣殿去献给上主,就如上主的法律上所记载的:‘凡开胎首生的男性,应祝圣于上主’。
我们千万不可只看弟兄眼中的木屑,忽略自己眼中的大梁,而给自己信仰冷漠、疏于祈祷、懒于进堂找似是而非的借口,不要拿别人的错误为自己的缺失作错谬的辩护,既然他们没有言行一致表现信仰,那你自己为何不能树立说到做到勇为人先的光辉楷模
年开始设立专栏,如仁爱专刊、信德论坛等;1994年开始为月刊;1997年栏目扩大,且内容丰富,如导读(头版)、社会之声、信德论坛、礼仪生活、嘉言懿行、青年园地、文艺副刊、普世教会、神州教闻、国家与社会、信仰与人生
都一致表示在信德年内,一定组织教友多学习‘梵二’文献的精神,并在生活中去努力实践。10月11日上午9点,教区在西山本笃院举行信德年开幕弥撒。
该系列课程共分三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四讲,分别从基督信仰的基本整理、基督徒的生活、充满圣神的主内新生命三个方面,全面更新教友们的信仰,引导教友们真正悔改,充满信德和充满圣神地度基督内的全新生命,并带领家庭基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