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从主日福音记载的慈善撒玛黎雅人比喻谈起,鼓励我们不把任何人分门别类,而是做每个落难者的近人。当天天气非常炎热,但仍有许多人聚在圣伯多禄广场聆听教宗讲话。谁是我的近人?我应该爱谁如己?
教宗接着引用福音中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路十25-37),表明这个比喻是「今日人类的故事。人们的道路上满目疮痍,因为置於中心的是金钱、事物,而非人。
荣休后,神父并没有停下牧灵、福传的脚步,继续见人就宣讲祈祷、祈祷、再祈祷和福传、福传、再福传的重要性、以及二心一德的理念:即做一个好教友必须敬礼耶稣圣心和圣母圣心和学习圣女小德肋撒,以至在法国小德肋撒家乡都知道内蒙古有一个特别喜欢讲小德肋撒的神父
出生于斯科普里的圣德肋撒修女「心怀远大梦想,所以胸怀大爱」。教宗方济各5月7日下午在北马其顿斯科普里牧灵中心接见青年时如此勉励他们。当天,教宗与各宗教及不同基督教会的青年相聚,并回答青年的提问。
修会出了很多圣人,我们熟悉的有圣女大德肋撒、圣十字若望、圣女小德肋撒。他们写了很多与天主亲密来往的书,小德肋撒的《灵心小史》是教友们熟悉的,看了之后能让我们也沉浸在天主的爱内。
(依六8)为主题。
李主教说:老年教友是教会的宝,他们大多从小在教堂里长大,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依靠好的言行去彰显天主的爱,去传播福音,让更多的人认识天主。
柬埔寨等地也同样;印度尼西亚的教育课程突出体现圣依纳爵基国内深,在中华省会内取得了巨大进展。日本、菲律宾的耶稣会教育机构也传来了同样的喜讯。
关於这个思想,保禄六世学会主席马菲依斯(AngeloMaffeis)神父向梵蒂冈电台表示:我认为,他的逝世与耶稣显圣容奥迹巧遇的象徵意义,在他成为真福者後更加真实。
宗座的黎波里代牧区(利比亚)宗座代牧乔瓦尼•依诺琴佐•马蒂内利蒙席向本社表示,我们度过了平静而安宁的一夜。可能是轰炸的各方正在进行反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