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在数码时代中宣讲基督」;会议首日上午讨论了两大议题:现代人的人类学危机,以及在新的虚拟环境中福传的问题。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在英国举行生命日的机会上,致函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主教们,重申必须提升每个人从受孕到自然死亡的生命尊严。
他说,“我向遭受强烈台风袭击的菲律宾人民表达我的关怀之情,台风摧毁了很多房屋。愿‘耶稣圣婴’(SantoNino)给极其困难的家庭带来慰藉和希望,愿我们所有人都受到启发,给予具体帮助”。
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也有好多处在“中间地带”的时期。首先,这个人生的“中间地带”就是我们的身体和心理生病时,就是被误会、被冤枉、被抛弃而孤独地在毫无希望中苦闷度日的时期。
信德网据梵蒂冈电台讯圣座修会部昨天5月28日上午发表了一个有关权威与服从的新指令。原文长达50多页的指令主要的对象是修会成员,但也适合使徒生活团体的成员和其它度奉献生活的人士。
公益事业与宗教的社会主体性(论纲)(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暨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何建明博士一宗教的主体性有三种,即信仰主体性、社会主体性和文化主体性。
关于永生,对今天的现代社会来说,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尽管人都渴望自己的生命不断地得到延续,希望通过现代医学和日益创新的高科技,使自己的生命活的更长一些,但是最终不免还是要死亡。
在农村的福传生活中,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外教人会说:“如果那些奉教的都如同某某一样,我就奉教”,言外之意,有些教友的生活不是很好,可以说没有将福音生活出来,因此,导致一些人有心奉教而又不奉。
同时,教宗发出强烈呼吁,要求各国政府与全体教会为那些受苦的人发出呼声,要避免浪费,要像「唯一的家庭」那样行动。 教宗在视频中说:「我们正在面对世界大丑闻,今日仍有约10亿的人口深受饥饿之苦。
在罗马和马尔默不同的基督信仰教会和团体共同举办祈祷和爱德活动,一起为福音作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