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说:‘你要注视被钉十字架的耶稣:天主把祂的儿子赐给了我们,祂受了苦,也许你在那里能找到答案。但答案在我的脑子里却没有。
很多次,祖母们懂得说正确的话,希望的话,因为她们拥有生活阅历,受过许多苦,并且信赖天主;上主赐予她们这份恩典,叫她们给予我们希望的建议。
陈神父进一步循循诱导,耶稣是天父派来救援我们脱离地狱永苦的救世主,是天国的主人,祂能保平安保健康,亲人最多陪我们走到墓地,耶稣还可以陪我们一直到天上!这样的朋友不交就太可惜太吃亏了!大家说是不是?
多名看热闹的群众,教友只占十分之一,让我们不得不该想到福传使命的严峻,但要让教外朋友接受福音、信从圣教,不能只靠外在的轰轰烈烈,必须用我们言行一致的仁爱、慈悲、怜悯、宽恕精神和落到实处的哀矜施舍扶弱助残济贫慰苦等具体行动来感动他们
在门徒班新修建的综合楼里,每位参与神父一人一个独立间,每日清晨六时十分默想后,廿六位神父与主教共祭弥撒,司铎们轮流讲道和主祭,表达了司铎团的共融和团结,每天上、下午,各两次道理,期间个人阅读与神师谈话、玫瑰经、日课、苦路经
上午八点三十分,祝圣典礼开始,辅祭端举十字苦像,缓步进入圣堂,十字架后进入的是神父与即将被祝圣的胡焱博修士,何泽清主教。
教宗接著引用当初拉青格枢机为2005年圣周五撰写《苦路默想》中的话,写道:在教会内和司铎牧职中存有多少污秽啊,而他们本应完全属于基督!那是多大的傲慢,多大的自负啊!
而圣堂前的长楼梯则代表着「天上耶路撒冷」及「苦路」的意思,加上圣堂内简朴的砖墙及粗糙的木十字架,代表带领信友走向「加尔瓦略山」的道路。弥撒中有六位教友领受坚振圣事。
与此同时,教宗也深知在阿联酋生活的基督徒移民的苦,他们远离家乡、至亲、甚至怀著对前途的迷茫。这让教宗想起了圣安东尼院长的经历。这位伟大的沙漠隐修院开创者曾有一段时间陷入了黑暗。
大家一直在做,都觉的是应该的,我们都是教友,为这些老人所做,就是为我们的天主所作,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