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信徒受到两种危险的引诱:一种是神化世物的诱惑;另一种是崇拜习惯的诱惑,似乎一切都该永存不朽。然而,唯一永恒的美是天主的美。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指出两种甚至是有信德的人也会陷入的偶像崇拜。
退缩自闭的诱惑,或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诱惑越强烈,内心真正的皈依就越有必要。我们只能用天主的善行去回应魔鬼的攻击;这善行就是宽恕、爱护和尊重近人,即使他於我不同。
守斋时会有见啥想吃啥的欲望,耶稣禁食时还受到魔鬼的诱惑,我们也学习耶稣依靠天主战胜诱惑。教友们依次领受圣灰时,更觉得活着就应该感恩,活着还可以为主去做,活着就有悔改的机会。
教宗也鼓励他们「克胜危险的诱惑」,那种「安於平庸,满足於普通生活」的诱惑;生活庸碌的人总是无精打采的,早晚会吝惜自己的时间、安全感和福利。为此,我们必须从教会的伟大信仰见证中汲取力量。
教宗阐明,「在教会的历史中,不乏文化上排斥异己和自我保护的诱惑,但圣神始终帮助我们克胜诱惑,确保我们向他人开放」,视之为增进富饶的具体机会。
教宗解释道,倘若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属於天主子民,是服事者而非主人,我们就会陷入诱惑,给传教动力带来重大的损害。这种危险源自教权主义,它对我们蒙受的圣召是一种讽刺。
这道劝谕「有助於我们保持辽阔的眼界」,抵抗「那缩小视野、丧失愿景、满足於得过且过的诱惑」。为此,圣德并非专务祈祷或身负特殊职务的人的特权,却是能在每日生活中享有的福利。
因此,教宗再次重申他多次的呼吁:“让我们照料地球母亲;让我们克服自私的诱惑,这诱惑使我们成为资源的掠夺者;让我们培养对大地和受造物之恩赐的尊重;让我们开创一个生活方式和一个最终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罪恶保持着它的吸引力,继续诱惑着我们,让我们变得软弱,让我们不断地重蹈覆辙。任何一个“认真”与上主生活的人都明白,我们不能幻想着忏悔告解一次就一劳永逸、这个罪过从此就消失了。
诱惑撕裂我们的同时,天主的好灵感却结合我们,让我们进入和谐,让我们平复心灵,传播基督的味道,即“天上的味道”。为了收集天主的灵感,需要进入静默和祈祷。而四旬期正是作这些事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