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虽已离去,但仍活于我们心中,他们忠于了信仰,践行了自己蒙召的神恩生活。
在此,教宗邀请慈幼会士在教育机构内外复兴神恩的创造力,愿鲍思高神父帮助你们不使青人的深切渴求落空。
教宗反思耶稣会的神恩,并以他的同伴伯多禄·法伯尔这位历久弥新的楷模为例,解释这神恩。他先从倒空的心说起:我们蒙召度贬抑自己的生活:做‘空虚自己’的人。
来自全球各地属于教会内部一百多个运动团体神恩组织的成员约30万人,于6月3日下午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与教宗本笃十六世度过一个盛大又富有意义的圣神降临节前夕晚祷大聚会。
经过多次的祈祷、反省、分辨,进一步明瞭修会的神恩及核心价值。透过祈祷分辨,觉察到修会生活的动力来自耶稣圣心的爱,根据修会的神恩及神修路线,大会定出了具体的灵修祈祷生活方式。
亚洲新闻为了回顾她神恩的活跃性标记,与马哈拉施特拉果阿Maharashtra-Goa地区仁爱会省会长吉尔伯特Gilberta修女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对话。
活跃在全国的修会纷纷组织研讨会,认真反思怎样在我们所宣信的信仰与神恩内,以具体方式了落实和善度度献身生活者年、作出名副其实的信仰见证。
范达民神父指出,鲍思高神父和慈幼会的神恩非常符合时宜,因为世界上永远有年轻人。当然,今日青年与以往的不同,但各时代的青年却有相同之处,因为青年的心始终不变。
耶稣会的神恩是向文化开放、在一切内与基督相遇、帮助人们与基督相遇。这是我们为教会作出的特殊贡献。讨论的第二个重要内容是着重关注青年。现在,无论哪里的青年都迫切需要精神生活,青年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她们的神恩是在非洲人民中传播福音;在教育、牧灵、卫生健康、正义与和平、宗教对话——特别是与伊斯兰信徒对话——等领域开展使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