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苏堡艳丽教友家时,因她好久不进堂,本想她可能已忙于世俗,已把信仰淡忘了,殊不知出乎大家的意料,一进门就看见她床头挂着念珠,旁边放一本圣经。她说我虽然不多进堂,但我没有忘记祈祷,只是家里太忙走不开。
难怪有些教外人说“我本来想信教的,但我看见这些人的行为,我就不信了。”甚至有个别冷淡教友还这样说“我本来是想进堂门的,但我看见这些人我就不去了。”看看,榜样的力量有多大!
孩子们抬起头,看见一道不朽的光芒在乌云上空闪耀着,这道光芒指引着他们穿越了黑暗。晚上,年轻的母亲对自己说:“今天是所有的日子中表现最好的一天,我让我的孩子找到了他们的精神支柱。”
耶稣说:“信我的,不是信我,而是信那派遣我来的;看见我的,也就是看见那派遣我来的。我身为光明,来到了世界上,使凡信我的,不留在黑暗中。
这群犹太人看见宗徒们宣讲福音,便怒不可遏。「这是魔鬼的愤怒,是一种摧毁人的愤怒」,高喊著「钉上十字架」。这是使耶稣受苦难折磨的愤怒,不断地要摧毁人。
在被钉十字架的耶稣身上,我们看见受屈辱的天主、全能的天主沦为被舍弃的那位。
每当看见别人的丈夫升官发财,看见别人家买房买车,她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她不止一次对我说:“信教能给你带来什么?”从来没为家务事争吵的我们竟然为了信仰问题大吵了起来。
在感官文明的引领下,只相信那些可以看见、可以触摸和可以用五官感觉到的事物,以为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在目力之内。
八十年代初,我那时很小,每次到姑姑家去玩,都看见她家住着一个慈祥的老太太,并常看见姑姑用自行车改装的车子带着老太太去教堂念经,祈祷参与弥撒。
瞻礼六的一天,我去教堂朝拜圣体,向南远望,往日清晰可见的教堂身影也被灰暗吞没了;朦胧之中突然看见一个人走近,是我们村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我上前问他:这样大的雨,您一个人上田地里做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