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主教们在18日发表的声明中“确立停火,抑制以色列政府的反应,开启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间的对话,使以色列有安全保障,巴勒斯坦人有国家,黎巴嫩独立。”
教宗接着提到圣依纳爵教育方针的3个支柱:与耶稣建立友谊、分辨能力和寻求天主的国。关於与耶稣建立友谊,教宗期勉修生们要不知疲倦地不断培养自己的人性,切莫只求知识渊博。教宗风趣地说:你们不可成为一部词典。
《信仰通讯社》向巴勒斯坦的消息来源求证後,确认今年的通行证并未核发给年龄介於12至30岁的青壮年,导致许多通行证形同无效,因为年轻夫妇的稚子即使领到通行证,也无法由父母陪同前往白冷城等地。
黎巴嫩巴里德河的巴勒斯坦人难民营人道方面的情况紧急,据亚洲新闻通讯社引用当地消息来源提供的数据说,难民营原有的4万名难民中,2万5千人因为黎巴嫩政府军与伊斯兰极端组织民兵的激烈战斗而逃走。
据巴勒斯坦消息来源称,从5月10日敌对行动开始以来,有213名巴勒斯坦人在加沙丧生,其中至少有61名孩童,伤者有1400多人。以色列方面,有10人在轰炸中失去性命,其中包括一名孩童,并有294人受伤。
教宗吁请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当局加强为再次开启和平谈判而进行的努力。耶路撒冷拉丁礼宗主教萨巴赫接受本台访问说:教宗的每次呼吁总是赋予新的希望,因为我们处在看不到出路的一种局势中。
这个摇篮由五块枫木板结合成,属於第一世纪的产物,由第四世纪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圣妇埃莱纳(Elena)在巴勒斯坦重新找到。
我们渴望有一个属于国家和人民的政府,而非属于党派的政府。”8月17日,拉伊枢机正式发表了《黎巴嫩与积极中立备忘录》,要求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承认黎巴嫩的中立地位。
一些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和国家首脑,如美国基辛格(犹太),南非曼德拉(基督教新教),以色列拉宾(犹太教),巴勒斯坦阿拉法特(伊斯兰教),波兰瓦文萨主教(天主教)等都有宗教信仰。
米廖蕾总主教说,我们期望的是,他们的工作是“把更多的价值带给为所有协助国家和社会战胜从战争到和平,到可行的发展这个艰困的转折时期的人”,克胜“武装冲突造成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