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期望教徒能以身作则去见证福音,并称许台湾已故的单国玺枢机患癌仍依然环游全岛分享信仰,这体现了《救主的使命》通谕的信任经验胜于信任教导,信任生活和行动胜于信任理论。
为期三天的会议,内容涵盖《和平于世》通谕五十周年纪念、中东危机和宗教在亚洲的作用。 萨科宗主教在演说中指出:身为伊拉克基督徒,殉道是我们教会的神恩,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
董妈妈因为身体太胖,行动不便,多年来只有一次在教友的帮助下,到较近的天通苑祈祷所参与了一台弥撒,后来又有一位神父来养老院为她送了圣体。六个子女由于工作等原因,前来探望的机会不多,即使来了也是来去匆匆。
但耶稣教导我们,祂带来的好消息,不局限于一部分的人,而该通传给所有人。向那些等候喜讯的人传报福音,固然令人欣喜;但向那些或许不再有所期待,甚至无力寻求和要求的人传报福音,更令人兴高采烈。
复思人力易助而钱财难通,倘钱项不足,虽工从此兴而堂何由于成乎?为此特乞主教恩济钱项,成全此行。本主教江类思准此,即委司铎王若瑟董役兴工,以偃众愿,而村人亦皆输诚恐后,不负上恩,于光绪十年工成告竣。
墓碑系青石制成,碑额呈半圆形,通高29.5厘米,宽25.8厘米,在碑额上方线刻一组画面:中间是嵌有宝珠纹饰、用双线勾成的“十”字架。下面衬以莲花作座。两侧各镌一身长四翼展翅欲飞的小天使。
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曾告诉我们,倘若教会宣认并宣讲天主的仁慈,带领众人更加接近慈悲的泉源,那麽教会便是度一种真实无伪的生活(《富於仁慈的天主》通谕,13号)。因此,在慈悲与使命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联繋。
他引用《愿祢受赞颂》通谕,表明工业家的崇高圣召是「为众人创造财富,打造更美好的世界」。因此,工业家蒙召建设公众利益和新的「职场人文主义」。
教宗从他最关心的生态问题,即他的《愿祢受赞颂》通谕谈起。教宗首先赞赏科学家们的工作说,科学对於重建全球生态平衡的使命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
倘若一个人不懂得停下来欣赏美丽事物,我们就不会奇怪他为何能肆无忌惮地使用及滥用一切事物(《愿祢受赞颂》通谕2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