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蒙召成为门庭大开的天父之家……如果有人因圣神的感动,便可进堂寻找天主,而不会尝到闭门羹’(《福音的喜乐》劝谕46号)”。
这样我们就会更符合耶稣在今天《福音》中的渴望,祂渴望天父交给祂的,一个也不要失掉。在尘世让人失去生命意义的许多声音中,我们要听从复活和永生的耶稣的旨意:把今天当作复活的黎明而生活出来。”
(参阅:若二19)」在弥撒结束之际,教宗派遣了牧灵团队,并恳求慈悲的天父「更新圣神赐予他们的恩典,拓展他们的心胸,增进他们聆听的能力,并在他们身上点燃传教的热火」。
我们要祈求天父,让夫妻成为祂的真实和活‘雕像’(《爱的喜乐》劝谕11号)。”
教宗表明,我们是传教使徒,该当像耶稣那样不怕与罪人同席,好能向他们保证“在天父和受造界的宴席上也为他们保留了席位”。
“首先是灵性生活:唯有透过谦卑和持续的祈祷、向圣神开放,才能理解和诠释圣言,承行天父的旨意。神学是藉著谦卑而产生和发展的学问!其次是教会生活:在教会内并与教会同感……。
世界的神却与圣神相反,“耶稣在最后晚餐中没有祈求天父使门徒们摆脱世界,而是保护他们免受世界之神的诱惑”,因为基督徒是在世界上生活。然而,我们如何晓得分辨圣神或世界的神呢?
他们的旅程因海上风暴而致使生命处在危险中,众人充满了恐惧,保禄却绝对信赖天主,慈爱的天父。得救以后,保禄和同伴们受到马耳他人“非常友善”的款待,能够避风雨,获得食物和温暖。
当天选读的若望福音记述天主派遣圣子到世界上来,为叫世界藉著祂而得救(三16-21),教宗以此展开讲道,表明天主的爱几乎是一种疯狂的爱,天父将祂的独生子赐给我们,并为我们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耶稣也独自退到山上,为聆听天父的声音。这也是所有圣人的经验,他们是宣讲和行爱德的圣人,也是祈祷和静默的伟大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