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求恩,却得不到恩宠:他们并未坚持不懈,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这份恩宠,或者没有信德。」
他说:“我们的信仰意味着归属、相遇,以及朝拜天主的面容,这要求我们超越个人和家庭的需要,感受到我们的行动范围应着眼于人类,这个人类比我们自家的庭园和范围更广泛。
彼得基罗枢机邀请在场信众在跨越圣门时呼求天主的慈悲。
求祢再度显示在我们的圣堂中、在我们的团体中,在我们的家庭中,使人人都接近祢、敬爱祢,如同牧羊人及东方贤士朝拜祢,承认祢是万民的救主、天地间唯一的主宰。祢是天主之子,永生永王。阿们。
每当主日弥撒结束后,在教堂大门口总会发现几位老弱病残的乞讨者,或躺或趴或跪在那里,不住地磕头求施舍。而刚从教堂参与完弥撒的人群,却很少停下来关注下他们,甚至施以援手。
A问B,祈祷时什么都能求吗?B答是的,即使你在厕所都可以祈祷一切“顺畅”。这也许是最粗俗的解释。 B并没有错,许多人信神,主要是希望得到神的庇佑,做什么事都顺顺利利。
岳母开口道:“你看我说的对不对啊,我觉得天主经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二一一’来记,这三是三愿,二是二求,两个一,其中一个是不字另一个是救字,你看对不对呢?”
答:第一条路仍然是典型的教会的道路,呼求圣神、默想受圣神启示的天主圣言、回到礼仪中,尤其是礼仪中呼求圣神的几个主要时刻。比如,我们想到圣洗,尤其想到坚振圣事,都几乎有象征性的标记,圣神。
杨老师回答道:单靠个人的能力远远不行,要祈求全能的天主赐给智慧和力量,特别是记忆力和好眼力,这是我天天求的意向。杨老师现在耳不聋、眼不花,天天上网,夜夜写稿不断,没有天主特殊的恩典,真不可想象。
我们必须呼求耶稣。在我们感到被邪恶和害怕的锁链紧紧束缚的地方,我们要呼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