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耶稣说过:‘我来是为了罪人,为叫他们悔改。’若望保禄二世有勇气点亮这两盏明灯,坚信天主总是随时予以宽恕。教宗方济各也经常重复这句话,‘天主总是随时予以宽恕!
教宗勉励道,每个主日弥撒结束後,我们应该走出圣堂,在一周的时间走入我们的家庭、办公室、学校、聚会及娱乐场所、医院、监狱、安养院、难民营和城市的边缘,因耶稣的名向万邦宣讲悔改,以得罪之赦(路廿四47)。
那个堂区需要悔改。神父、平信徒和要理教员需要共同努力,帮助所有人明白什麽是信仰和爱,懂得友谊的意义、差异的价值。教宗说:人人享有成长、前行、热爱上主、做好事、学习教义的机会;人人享有领圣事的机会。
我们没有权力谴责我们有过错的弟兄,我们并不比他高一等;更确切地说,我们有责任帮助他恢复身为天主子女的尊严,陪伴他走悔改的道路。为了能够慈悲如同天父,我们不仅要宽恕他人,还要为他人奉献。
我们每个人都是罪人,都需要天主的帮助,耶稣来不是召义人的而是召罪人悔改的。接着我给她们讲解天主经,告诉她们我们是天主的儿女,我们的所作所为不只代表我们自己,而是代表教会。
下午5点曹神父在圣堂主礼弥撒圣祭,神父分享说:感谢天主我们平安来到朝圣之旅的第一站,求天主继续陪伴接下来的旅程,我们要藉着朝圣更加热爱天主,通过告解圣事,悔改,得到天主的怜悯宽恕,在主的爱中得到丰富的恩宠
他劝人悔改,给人施洗,是宣讲者和洗者,但他清楚表明:‘在我以後要来的那一位比我更强,更大,我连提祂的鞋也不配,祂要以圣神及火洗你们’(玛三11)。
教宗最後总结道,四旬期是我们悔改的圣事标记,我们从奴役走向自由的旅途。这是一条需要不断更新的道路。我们基督徒的希望在考验、试探、幻象和妄想中得到锻炼,像童贞圣母玛利亚那样刚毅和坚定。
如果天主可以改变主意,甚至如《约纳先知书》中所说的可以转意怜悯(约三10),那麽我们如何向尼尼微的居民宣讲悔改,祂的教会怎能不改变,我们为何要固执於我们的心硬呢?
四旬期本是悔改补赎、守斋克苦、行哀矜、奉献爱心的时期。希望我国广大神长教友慷慨回应圣父的呼吁,在纪念救主苦难瞻礼及圣周期间,效法救主的慈悲与怜悯,向弱小及贫困者开启大门,伸出基督友爱的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