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上主渴望在圣体圣事中与我们同在,而我们成为主的圣体龛。」这是个饼和酒化为圣体圣血的奥迹,也是个上主临在于我们内的奥迹。再者,服务的举动是进入天国的条件。
天主也渴望相遇,所以「祂派遣耶稣来与我们相遇,满足这份不安感」。从这段福音章节中,我们清楚看到耶稣「尊重我们的处境和时机」,祂对我们耐心十足,始终与我们同行。
这情况在人类的历史上不断重演:一旦少了天父,就会有所匮乏,渴望相遇,期盼寻获天父,在古老的神话中也是如此。「而今,我们可以说是活在一个缺乏天父的社会里,孤儿的感受影响自身的归属感和兄弟情谊」。
时至今日,天父依然在某些女性的内心深处,激发渴望以童贞之身献给上主的心愿」。在教会纪念贞女奉献礼更新50周年之际,教宗方济各于5月31日圣神降临节致函贞女会成员,并在信函的开端强调了这一点。
如果我们内心没有对和平的真城渴望,我们就不会成为耶路撒冷的教会”。此外,皮扎巴拉总主教认为,“数周以来,我们留在家里,待在我们的晚餐厅里。长时间以来我们的生活充满恐惧,或许我们尚未完全摆脱恐惧”。
“就如卢恰尼所渴望的,在他的整个生命中,他始终都信赖天主”。此外,重开博物馆也是希望的标志,让所有人都重新开始,来一起面对这个特殊时期。
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要放弃世俗的安全的重担,因为它们阻碍我们寻找和建设天国:诸如对财产的贪恋、对盈利和权力的渴望,以及只考虑我们自己”。
在复活节之际,教宗方济各为菲律宾开教五百周年发表视频讯息,赞许该国人民在许多人生困境中重新站起来,「渴望福传、走向他人,并给他们带去希望和福音的喜乐」。
这位枢机「满腔热血、由衷渴望宣讲福音,而且慷慨付诸行动」。教宗恳求天主「接纳这名忠仆进入天上的耶路撒冷」,并向「所有为万霍依枢机辞世而悲痛的人颁赐降福」。
教宗指明,这就是他渴望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表达的:人与受造界密不可分。「不论是环境之于人类,还是人类对待环境的方式,这一切都存在著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