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说:天主教徒与信义会信徒正式展开大公交谈的50年後,我们今天能够指明前景,藉此达成一致意见。我们对此感激不尽。同时,我们也真心忏悔自己的过错。
教宗解释说,他们向我们揭示的信仰核心并不是和平与修和的一般讯息,而是被钉十字架、死而复活的耶稣自己:祂才是我们的和平与修和。
教宗解释说:耶稣的目光投向大事和小事。耶稣如此地注视,注视我们所有的人,也注视我们每一个人。祂注视着我们的大问题或大喜乐,也注意到我们微不足道的小事。耶稣就是如此地注视着我们。
教宗解释说,这段福音引领我们反省我们在基督,天主子内的信仰,同时也省思圣洗圣事,信仰的第一件圣事。圣洗圣事使我们藉着水和圣神而重生,获得光明。
教宗解释说,苏撒纳被迫在忠於天主及法律和保全性命之前做选择。她最终选择忠於丈夫,即使她可能在其它方面有罪,因为我们都是罪人,唯一没有罪的女性是圣母。
奥德蒙席解释说:我们若不谈主耶稣的复活,就无法想像天主慈悲,因为主耶稣的复活,祂的逾越奥迹是天主慈悲启示的高峰。天主慈悲面向生命,面向永恒的生命,是天主藉着基督赐予人类的一个至高恩典。
教宗解释说:虚伪不是耶稣的语言。虚伪不是基督徒的语言。一个基督徒不应该是虚伪的,一个虚伪的人也不是基督徒。这点显而易见。让我们看看虚伪的人是如何行事的。
教理续解释,基督在感恩(圣体)圣事中的临在,始于祝圣饼酒的那一刻;同时,祝圣的饼酒形持续多久,基督的临在就持续多久。(教理1377)当我们领受他时,这意味着什么呢?耶稣实质上临于我们身体多久呢?
宗教自由具有重大意义,在对人权的解释所呈现的矛盾越来越明显的历史环境中,1995年的《生命的福音》通谕是一项强烈的谴责,一声扞卫生命权利的呼喊,为尚未出生的胎儿和垂死的人伸冤。
教宗解释说,对於那些渴望和平的人,政治和公民社会的负责人应该给予答案,宗教更应该透过祈祷,藉着具体、谦卑和具有建设性的行动回应他们的渴求,永不知疲地识别和开启和平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