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内砌白大理石为祭坛,在此献露天感恩祭。亭旁种慈竹、玫瑰、茶花、百合、月下香等,栏杆上陈列盆景,砌假山在亭右近大门处。
我们帮助穷人,难道只在弥撒里为他们献几块钱就够了吗?我们应当亲身实地的为他们着想啊!”老人的一席话把大家带入了沉思。
旧约时代的撒慕尔说:“听命胜于献祭;服从胜过绵羊的肥油脂。”(撒上15:22)5、人应当归光荣于天主在先知书中说:“……归于我名下,并为了我的光荣而创造形成和造化的人(依43:7)。”
圣巴特里爵主教座堂歌咏团在弥撒中献唱。这是教宗方济各在纽约的最後一项活动,他勉励纽约信友说:学会观察和认出走在我们城市街道上的天主,把我们的城市变为友爱与和平之地。
舅父历来公私分明,他积攒的钱,显然都是他出狱后近20年的弥撒献仪和1元1角的节省出来的生活费。正如查克·佛尼对追问他为何要捐得一干二净的媒体说的:裹尸布上没有口袋。
天使心歌咏团由主日学的孩子们组成,该团成立于2012年,发展至今,已有40多人,成员几乎都是小学生,他们现在在弥撒中参与服务,总堂每个主日的第二台弥撒由他们献唱。
首先登场的是教区备修院歌咏团,修生们身穿白衣,宛如天使,在陆阳老师的指挥下,由管风琴伴奏,演唱了《慈悲禧年曲》和《献祭歌》,为此次交流会开了一个好头儿。
礼仪读经呈现了两个家庭前往天主圣殿朝圣的图像:厄耳卡纳和亚纳带着他们的儿子撒慕尔前去史罗的圣殿,把他们的儿子献於上主;若瑟、玛利亚为了过逾越节,与耶稣一同前往耶路撒冷朝圣。
在才艺展示环节,有准备的活动参与者上台为大家献上了精彩的表演。下午五点,陈神父为大家做了青年弥撒,所有人虔诚的参与感恩圣祭,献上自己的祈祷与心愿,弥撒后全体合影。
11时整,十字架为前导,在小天使队、百人组合的乐队的带领下,开始了隆重的进堂仪式,10位教区司铎、20多位修女、1500多位教友参与,由教区韩英进主教主持祝圣奠基礼,为新堂的建设施工献上了奠基祈祷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