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起他的“天主是爱”通谕,重申:爱近人是一个不可旁贷的责任,国家与政治即使有福利制度,也不能代替爱。教宗说,爱近人,需要个人的自愿投入。
1891年,教宗良十三世在首道社会训导文件《新事》通谕中委托赈济所负责制作教宗降福状,并将获得的收入用来资助穷人。现今,正是藉著降福状的收入和捐赠,赈济所能够以教宗的名义帮助那些处在困难中的人。
耶稣在加纳婚宴上的临在,肯定了婚姻的美好,并通过所行的标记,来显示自己的光荣,暗示婚姻要成为他临在的一个有效的标记。
1976年,年仅41岁的萨尔迪进入圣座国务院,并于1990年成为「教宗文件和讲稿撰写办公室的协调人」,参与的项目包括《真理的光辉》通谕的撰写。
2007年,在阿帕雷西达举行拉丁美洲主教团委员会第五届大会期间,拉美的主教们特别强调了“培养对亚马逊的良知,不只是为拉丁美洲,也是为全人类”,同样,《愿祢受赞颂》通谕又重申了地球整体的重要性。
正如圣保禄六世所教导的,真正的发展不能仅限于经济增长,也应有助于提升“每个人和整个人类”(《民族发展》通谕14号)。这意味著发展比“平衡预算、改善基础设施或提供更多种类的消费品”更加重要。
事实上,这种视野相当盲目,并会加深个人主义和侵略性的『丢弃文化』,把人类变成消费品」(参阅:《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53号;《愿祢受赞颂》通谕,22号)。
此外,不应忽视这样的危险,即“将科学进展视为了解生命、社会和世界某一方面的唯一途径”(《众位弟兄》通谕,204号)。教宗强调,由于疫情大流行,也有必要在科学与社会之间建立新的关系。
这个非洲国家已通报了3万多个新冠病例,其中有900多人病故身亡。
教宗提起「照料共同家园的重要性」,表明那是《愿祢受赞颂》通谕的核心,并重申这项任务的迫切性:「我们没有时间继续等待,现在必须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