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也是“天主大显奇迹的场所”,让我们体验这段需要穿越的行程乃是一条窄路,令人望而生畏。“人们害怕,因为他们感觉到自己是灰土,如同田间的小草,生命极短暂。这是每个人的经验”。
教宗承认自己亲自走过这段行程,承认《愿祢受赞颂》通谕不全部都是他本人的贡献。在众人都要求成为主角的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位伟大的人物谦逊地表明他是怎样走近这些议题的,依我看这是崇高人性的标志。”
她“在与新生的教会一起祈祷中成了教会之母,在教会最初的行程中陪伴门徒们”,她的祈祷是“静默的”。此外,在福音记述的加纳婚宴中,玛利亚向圣子提出了请求。教宗说,她的临在总是祈祷,在晚餐厅中也如此。
在教宗讲解前宣读了一段《希伯来书》,其中谈到初期基督徒在他们的行程中有“众多如云的证人”围绕着,双目常注视著耶稣。
教宗首先解释道,话语出自情感,“但也存在逆向行程,即话语塑造情感”。“《圣经》教育人,应让一切都在话语的指引下进行,人的任何事物都不能被排除和受到非难。若痛苦被遮掩、封闭在我们内心,则危险更大。
然后他问候了巴尔多禄茂一世派遣的大公宗主教代表团,说道,“基督信徒分裂的恶表造成彼此的距离,在摆脱这距离的行程上,你们的光临是我们合一的宝贵标志”。
在这段行程中,将举行有关的讲学和牧灵活动,建立一个新网站,并派遣一个50位司铎组成的团队前往50个州,在那些地方宣讲圣体圣事的重要性。这项运动将在2024年6月举行的全国圣体大会上达到高潮。
全世界各主教团将根据这个范本阐明要理传道员的面貌和角色,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培育行程,并教育信友团体接纳这项职务的涵义,不将之与其它职务混淆。
相反,想做主角的人在朝向老年完满的行程上永远不会成熟,最终还是肤浅的人。“这是肤浅者众多的一代,他们不允许自己以圣神的敏感性来感受事物。但为什么不允许呢?
这段将近10年的改革行程陪伴了教宗方济各迄今为止的教宗牧职,而且在2013年选举教宗会议前举行的大会讨论中就已经开始。福传的首要之务和平信徒的作用是新宪章与梵二大公会议相连接的主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