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跪下来划十字圣号,有的人试图用手机拍照,有的人只是瞻仰。很多人停留在大殿两侧的小圣堂诵念《玫瑰经》,也有些人在宗座祭台参加了清晨弥撒。
其得出的结论是,洛瓦托在海报上的形象与姿势“让人联想到十字架上的基督”,再加上专辑名“HolyFvck”,让这张海报“很可能被视为将性与十字架和耶稣受难的神圣象征联系起来”,“可能会对基督徒造成严重的冒犯
教宗批准斯拉夫语礼仪书然而,两位隐修士的创举却引起了拉丁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只能用写在十字架上的三种语言,即希伯来语、希腊语和拉丁语”来赞颂天主。
教宗指出:“传教从内心出发:当一个人在十字苦像前祈祷,双眼注视耶稣被穿透的肋旁时,他的内心不能不经验到知道自己被爱的喜乐,也渴望去爱别人并作仁慈与修好的工具。
他说:“天主的十字架环抱了世界;他的苦路穿过各个大洲、每一个时代。我们在苦路上不能仅做旁观者,我们也被卷入其中,因此,我们必须寻找自己的位置:我们在哪里?”
教宗于是提到天主对人类的爱,这个爱在十字架上完美地表达出来。这个爱既为了人而完全奉献自己(agape),也要求人相对地响应(eros)。
耶稣以他的死在十字架上和复活,给我们启示了天主的圣容,这位天主的爱大得足以通传给我们不会倒塌的希望,好使信赖这位父亲的人,他的生命向永恒的幸福敞开愿景”。
全球有无数的人研究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的形象,而耶稣也继续不断地问他们说:“那么你们说我是谁呢?”。人们的回答也是无所不有。
我们想一想:正是他给耶稣说“祢是默西亚”后不久,师傅不得不谴责他,因为他拒绝接受祂的苦难和十字架上死亡的预言(参阅玛16:21-23)。
罗马教会并非由圣保禄宗徒创立,但他深感有必要赶往那里,好能把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而复活的福音带给每个人,这是一个信守许诺、迈向光荣及充满希望的讯息,一个以爱为根基,永不让人失望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