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传教,发现堂里的教友越来越少了,就连主日和瞻礼进堂的人也少了许多。问其原因,回答便是:“忙,没有时间。”我听了之后,真为这些人感到悲哀。
我们天主教至今仍然认为,好教友的标准就是:进堂、念经好等等。在21世纪里,没有福传言行的教友,算不上什么好教友。另一方面,教会对发展新教友的人也没有进行一定的表扬和鼓励。
那时的我常进堂,领圣事望弥撒,却什么也不懂。有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因为吃饼得饱、或因渴慕耶稣的神迹、或因有求于耶稣而不得不来拥挤耶稣的人们。我尽管也在用力地拥挤着主耶稣,但是看不到生命改变的痕迹。
我十岁蒙上主的圣召,进入了贵阳教区预修院学习,开始攻读神哲学,准备走神父的奉献生活的道路。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10月17日上午9点,在江西南昌主教府——圣母无染罪堂响起了喜悦的号声,在动听的进堂曲中,弥撒圣祭开始了。
1939年,年仅15岁的他即进武功普集若望修院,后又转至周至总堂修院及西安大修院攻读哲学神学,直至1954年完成全部学业,于同年5月8日由李伯渔主教手中领受司铎圣职。
教宗的形象、榜样,以及他在困难时刻带来的和谐讯息,都将帮助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而能抵抗激进思想的诱惑。事实上,许多年轻人因虚假的承诺而陷入困境。教宗将向我们展现出基督是真正的答案和人性的美善。
现在很多堂口,进堂念经的基本都是中老年教友,祈祷方式依然是以念经为主,有些堂区虽然神父要求教友读圣经,但教友对圣经的认识、了解还是甚微;绝大多数教友一生没有传一次福音,去发展新教友的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教会现状
神父响应教宗号召,让更多的人明了天父的慈悲,到所属堂口拜访了多年没有进堂的教友,并在濯足礼时特别为他们洗脚。洗脚的时候神父都擦上肥皂,仔细的洗了双脚。
弥撒结束之前,赵肖代表永愿修女致答谢词,她说:感谢天主从亿万亿人中拣选领洗进教的大恩,又召选我们走上奉献生活的道路,特别感谢今天来参礼的主教和各位神父的光临,感谢曹庄教友唱经队,军乐队,义工团体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