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宏观视角,生命乃是非常短促的一瞬,但就某一个人来说,人生旅途却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特别是那些身处艰困之境者,常常会有度日如年的感觉,终年累月不得不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之需奔波劳碌,而这确实也是延续生命不可缺少的环节
还是一样地找孙子,钱包还是一样地被人偷了,甚至连差9块钱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他的口音由邯郸的变成了广东的,他还正在一遍一遍地诉说着自己的不幸,活脱脱的一个广东农民……这个结果虽然在去年就有所预料,
答:这就是说身为司铎的人,不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耶稣基督,属于天主,因为他必须与基督契合成为一体,必须与基督相同。这也就是说,身为司铎,他必须掏空自己,像基督一样,直到每个人都得救为止。
四旬期就是返璞归真,认识自己承认自己的本来面目。“人哪,你要记住,你原是土,将来仍要归于灰土”。你是受造的,你的一切都来自天主,领圣灰,象征人生命的卑微,忏悔者的悲伤以及为罪而做的补赎。
他揭开了某些虔诚的人常有的奇怪幻想:他们自认为能躲开天主的愤怒,只因为他们明确晓得善恶之分,认识法律,有时将法律运用在他人身上,但轮到他们自己时,却又自以为享有特权,与天主站在一起,或者‘美善宽仁
教宗指出,这个长子不仅不承认和接纳自己的弟弟,也不接纳慈悲为怀和慷慨宽恕的父亲,宁可选择孤立而不是相遇。
(梵蒂冈新闻网)接纳天主的宽恕,迷失的人可以重新找回道路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天主永不厌倦地等待祂的每一个子女。这是教宗方济各9月15日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讲解主日福音的中心思想。
他们实际上在说:“他们应自己想办法”。教宗说,“这是我们众人的普遍态度,我们宗教人士,甚至举行祭礼的人也如此”。
教宗表示,我们「竭尽所能」在天主身上投射自己的样貌,天主却截然不同。为了让人认识自己,天主「前来与我们相遇,并在逾越节完全揭示自己」。教宗强调,天主是在十字架上全然启示自己,十字架有如祂的讲道台。
就在那里,天主邀请梅瑟再次照顾以色列子民,梅瑟却争辩抗议,因为他认为自己承担不起这项使命。他每次祈祷时,都会问天主:「为什么?」教宗表示,「梅瑟恐惧不安,经常内心忐忑,看起来是个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