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天的福音中,罗马百夫长以巨大的信德恳请耶稣治愈他的仆人。教宗以此展开他的弥撒讲道,指出教会在这几天踏上通往圣诞节的旅程。
主日福音论及塔冷通的比喻:一个家主按照他仆人的才能,分别交给了他们一个五个塔冷通,另一个两个,最後一个一个。
三七市弟兄在分享中说,通过集体拜圣体,分享见证,生命得到改变,喜欢来亲近天主……短短的一小时的见证分享很快就结束了。
在这段历史篇章中又添加了“福音旅途上的一个新阶段”,即斐理伯在撒玛黎雅城传教(宗八5-8)。斐理伯在那里遇见一个“向天主敞开心怀”的外乡人。这人是个有权势的太监,厄提约丕雅女王的高官。
当天的福音讲述了妇女遇见复活主基督的事迹(参阅:玛廿八8-15)。教宗指出,这段福音章节呈现出一个日复一日的人性抉择:在耶稣复活的喜乐与希望,以及对坟墓的眷恋之间作取舍。
谢勒总主教说:“大家对教宗探访这个戒毒中心都抱着极大的期望,期望聆听他对这里众多的吸毒者谈论这个严重的社会弊端,因为大量的人由於吸毒而赔了生命。
重要的是这个大国家向福音开放。圣福若瑟叫我们看到信仰不自外于任何文化和任何民族,因为所有的文化都期待基督,因此不会被上主所摧毁,反而将因此而臻于成熟”。
但事实上,只有失去生命,才能重获生命。因为一个人若是为了热爱和效法耶稣而舍弃性命,意味着他战胜了死亡,将生命献给了世界。服务的人,必得救。相反地,不为服务而生活的人,活着没有意义。
教宗说:我们应当谨记,赋予生命者,圣神喜爱藉著《圣经》施展作为,这很重要。事实上,圣言将天主的气息带到世界,在人心中注入上主的温暖。所有学术研究和出版物该当为此而服务。
(梵蒂冈电台讯)几天前在泰国的清迈召开了首届亚洲传教大会,主题是:“耶稣基督在亚洲的历史:生命和信仰的庆典”,是亚洲主教团协会奉宗座万民福音部的提议筹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