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神父在路易维尔城成长,成年后在美国的聋人社群里工作。从事了十三年教书及辅导的工作后,他受到一位同事的启发。这位同事是在印度班加罗尔的一所学校里工作,而狄神父决定前往当地做义工。
在青年的见证与提问结束后,五名少女翩翩起舞。接著,教宗从最后一名青年的提问开始谈起,强调「梦想永远不嫌大」,失去梦想的能力才是个问题,因为「怨天尤人和认命心态」会占据梦想原有的位置。
而且,“我们正在善度以受洗者和被派遣者为主题的特别传教月,每一名受洗者都应感到成圣召叫的敦促。这也正是真福克莱默内西神父为我们树立的榜样,我们应该像他那样无条件地慷慨回应天主的召叫”。
在讲话中,教宗首先指出,耶稣会会祖圣依纳爵早在16世纪就阐述了该修会「服务穷人的圣召」;50年前,雅鲁培神父渴望加强这创会传统,成立了「耶稣会社会经济发展秘书处」。
因此,搭建圣诞马槽等同于「庆祝天主的临近」:天主始终与祂的子民同在,但是道成肉身的时刻,祂与世人「亲密无间」。祂不是不问世事的判官或是高不可攀的君王,而是「谦卑的天主圣爱,降临在我们中间」。
呼市总堂王挨和副主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祝圣的司铎,深受众教友爱戴。
但是这「所有的人」或多或少是上主的愿景:「祂为众人而来,并为众人而死;祂使人人成义」。分裂的诱惑比比皆是,保禄也不堪其扰,因为有人说:「我属保禄」,另一人说:「我属阿颇罗」(参阅:格前三1-6)。
教宗指出,“基督徒在聆听了天主圣言后,并未将之锁在自己心中”,因为圣言必须与“生活之书”相遇。教宗表示,我们众人都设法找回自己和内心的平安。
枢机指出,从那次会面后,二人便“开启了一段宝贵的合作关系,建立了真诚分享意愿和意见的友谊,但最重要的是信仰的共融、爱天主、爱那些有需要和手无寸铁的人”。
我们总也不要忘记,当我们宣报圣言,即使那里看起来没有成功,其实圣神在这样善工中了,天主的国正在成长了,通过我们的努力。因此喜乐地前行吧,亲爱的兄弟姐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