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贫困隐藏在人心中,使人深感痛苦,即使他有许多物质财富。若我们所注视的是有需要的人,却不谈精神贫困,我们就是不幸的人。他说。
教宗在弥撒讲道最後祈求主耶稣说:请赐予我们恩宠,让我们惊叹与祢的会晤,也求祢帮助我们不陷入那隐藏在基督宗教外表下、使我们像外邦人一样生活的世俗精神。
3月10日,卡马尔多来西隐修院千周年庆祝活动之际,教宗本笃十六世将于当天17点30在圣额我略圣堂主持念晚课,圣公会坎特伯雷总主教罗文·威廉姆斯也会出席参加。
叙利亚代月穆萨隐修院创立者、耶稣会会士保禄达洛利奥神父,接受本梵蒂冈电台电话采访说: 答:当地居民肯定再次受到震撼。
科科帕尔梅里奥枢机回想1959年1月25日那天﹐教宗若望廿三世在罗马圣保禄大殿隐修院里﹐语惊四座地宣布召开大公会议﹐并吩咐进行教会法典的革新。
在这一切的后面隐含着一道命令,那就是我们必须为进步而工作,为人类的接近基督而努力”。关于第二个中心思想,教宗解释说:“第二段诗歌的主旨是指出基督乃人类救恩史中的救主。
坐在圣堂大门口,沐浴水面上吹来的阵阵略带腥气的晚风,看月亮在云间穿行,听路人走过时石板桥发出清脆的敲击声,忘记了睡眠,忘记了时间,只有不时来打扰的蚊虫提醒我们尚在人间.夜渐深了,石板桥也不再说话,只有星星忽隐忽现
我曾在将临节期盼着主耶稣的降临;在圣诞节期待着主耶稣的诞生;在复活节期望着主耶稣的再次临在……但他隐藏在众生中,真正走到了我的面前的时候,我却视而不见擦肩而过;失之交臂;叶公好龙逃之夭夭。
同时为了尊重他“绝不能让别人知道”的愿望,就隐去了真实姓名,只好写成——令人钦佩的老前辈。(陕西/张公显)
教宗强调基督徒是爱,而非义务的奴隶,吁请信徒不要把自己隐藏在僵硬的诫命之中。教宗以《圣咏》第104篇,赞美造物主的诗歌展开他的弥撒讲道。天父工作是为了这美妙的受造界;天父与祂的儿子工作是为了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