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教会议关於今日家庭的困难谈了很多。在某种意义上,只谈负面因素或许并不完全正确。按照我的经验,在每个国家,每个教区,每个堂区,都有许多家庭在依循道德法律生活。
1999年,伊拉克经历了两伊战争后,在国际制裁下处境困难,而伊拉克当年基督徒的人数是今天的三倍之多。托尔涅利表示,「西方第二次派兵征讨伊拉克时,沃依蒂瓦教宗高声反对。
“这片土地资源丰富,却因战争而流血,这战争持续不断,因为总有人在挑起战火”。
(梵蒂冈电台讯)第五节世界家庭大会已在7月9日午后一点中,教宗本笃十六世告别巴伦西亚时画下完美的句点。
藉着耶稣的受洗,我们的受洗成了在教会内为世界得救贡献力量的圣召。
(梵蒂冈电台讯)东方亚述教会宗主教马尔‧丁哈四世(MarDinkhaIV)3月26日与世长辞,教宗方济各为此寄发唁电致哀,并表示「基督信仰世界失去了一名伟大的精神领袖」。
从1975年至1999年,20万人在这场战争中死去。在那段时期教会的工作是什麽呢?首先是扞卫人权;其次当然是福传。我可以证明,在军队占领期间,教会与老百姓非常亲近。
仁爱会的传教修女们并没有被这场战争吓倒,她们也没有为战争作出任何准备,如挖掘防空洞等。会长丹西修女表示,“天主会保护我们的”。
教宗说的非常有道理,面对诸多困苦和战争,我们会对这种冷漠习以爲常的危险。我们必须改变冷漠的态度,身为基督徒意味着我们需要投入,就如天主投入我们中间一样。
听一位老人说:“那时候的教堂都建筑在农村,当时为躲避战争,所以盖在乡下,好多教堂都是战争时期建筑的。因为教堂都建筑在农村,所以交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