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悲痛欲绝,但他们还是毅然地把女儿的器官(角膜、听骨、肾脏……)捐献给了医院,就这样,一个盲人重见光明,一个聋者恢复了听觉,一个尿毒症患者得到了救治……这位女青年的猝死是不幸的,但是,她的器官却延续了其他病人的生命
教宗强调,信德使人行走;信德的革新是同情受苦者,推倒使人相隔的围墙,播撒修和的种子。弥撒选读的福音叙述圣母往见表姐依撒伯尔的事迹(路一39-55),教宗以这段福音为起点来发挥他的弥撒讲道。
令我感动的是,这些青年都与主教、司铎、奉献生活者有过正面的经验,他们从这些成年人的见证中看到和体验到了怀有希望和喜乐的生活;他们明白,若要成为一名好司铎,一名好基督徒,一个度奉献生活的人,现在就是最佳时刻
病人若不是医护的中心,其尊严若得不到重视,他们的不幸甚至有可能成为他人发财的机会。这实在太恶劣了!
教宗表明,真福八端的出处不是那些只说不做者的廉价空话,而是耶稣富於同情的心。耶稣与众生男女的心相遇,帮助他们在痛苦中重建。智利是多么懂得重建和重新开始啊!你们在多次坍塌后又是多么善于重新站起来啊!
教宗说:“天主要我们走出自己,走出我们的安全地带,而走向在不同地点不同场所的他人那里。在这个旅程中,天主将我们放在玛利亚身边,以她为我们旅途中的同伴和殷切关怀的母亲。
新加坡总主教区总主教谢益裕蒙席表示,“司铎年令我们全体司铎牢记效仿基督为他人服务的职责。基督来是服侍人,而不是被服侍的。”总主教表示,“教宗的司铎年讲话是面向所有基督信徒的而绝非仅仅是司铎。
为什么在他人都在享受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却不断提醒、劝化、训导,并且付出许多为代价?为什么从早期宗徒初期教会,到现在一直地延续下来?是什么理由让如此之众的人选择出离这个世界?
路加告诉我们信徒常齐集一处,这表明接近人群与团结合一是获救赎者的态度,他们相亲相爱、彼此关心、不说别人坏话,而是帮助和关心别人。”
教宗强调,“圣神是教会传教使命的主角,祂引领福传者的行程,为他们指明应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