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圣座四旬期避静第三天第二场默想:耶稣不是道德说教者,不论人的过去与性别
2016-03-10

当天是国际妇女节,龙基神父藉此机会谈到教会内缺乏女性临在的现实,强调耶稣不在乎人的过去及性别,圣神施恩也不论男女。龙基神父从福音事迹谈起。

教宗公开接见:人人会陷入厌恶移民的诱惑,但我们要视他们为“弟兄姐妹”
2016-06-16

谈到《路加福音》中耶稣使耶里哥盲者复明的事迹,教宗要我们反思群众对瞎子缺乏怜悯的态度。教宗说:多少次,当我们看到路上的穷人、病人和饥饿的人时,我们会感到厌恶。

教宗主持德肋撒修女封圣大典:她是慷慨分施天主慈悲的人
2016-09-06

若是如此,这种帮助就成了某种大发人性同情心的即刻行善,由於缺乏根基故不会结出果实。相反地,主耶稣要求我们顺从爱德的圣召。藉着这圣召,每个基督的门徒都能奉献自己的生命来服事他人,每日在爱内成长。

教宗清晨弥撒:意识形态使人迷惑,圣神则推动人前进
2016-10-07

倘若缺乏圣神,我们必会封闭与恐惧。教宗列出三种对待圣神的态度。第一种就是圣保禄宗徒所谴责的迦拉达人的态度:认为可以依靠法律成义,而非藉着赋予法律意义的耶稣。

圣座教义部公布《与基督一同复活》训令,对土葬和火葬作出声明
2016-10-27

这样一来,亲属和基督徒团体便能为亡者祈祷和纪念他们,避免随着时间的推移亡者被亲属遗忘或缺乏尊重。有鉴於此,教会不允许在住宅内保存亡者的骨灰。

教宗访问瑞典回程机上记者会
2016-11-03

教宗指出,「当信德变得不冷不热时,教会便会随之衰弱,长此以往便形成世俗化现象,缺乏福传的力量、福音的力量」。此外,世俗化现象也暗藏一个「文化进程」。

慈悲特殊禧年的感想
2017-01-10

发现身边的兄弟姐妹也满怀热情,认真落实了教会的倡导,在日诵慈悲禧年祷文及慈悲串经的过程,也尽力纠正自己过去对遭受苦难及失足犯错者所缺乏的同情怜悯与帮助,对自己也会陷入软弱的忽视或遗忘,在慈悲禧年的推动和被圣神感动的同时

教宗方济各:中国有一种令人着迷的神秘光环
2017-01-24

教宗回答说:当人们在面对危机时,就会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也会期望一位‘救世主’式的人物来带给他们认同感和安全感,靠高墙和铁丝网来保护他们。欧洲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希特勒。

教宗访问罗马第三大学:大学是在差异中对话的场所
2017-02-18

大学里若没有对话、没有讨论、没有聆听、不尊重其他人的思想、没有友谊,缺乏游戏的快乐、体育等这一切,它就不是大学。教宗在回答另外两位学生理卡多和尼科洛的提问时,勉励他们不断寻求合一。

教宗清晨弥撒:十字架不仅是归属的象徵,更是天主之爱的标记
2017-04-05

我们为什麽缺乏对十字架的这份信德呢?」「有时候,对某些人来说,十字架是归属的特色:『是的,我配戴十字架是为了让人看到我是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