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施行爱德,救济穷人,却遭到迫害,受了许多苦。但他在苦难中、在自谦至死时,却说:‘我很高兴,上主,我是幸福的’。
教宗说:四旬期是忏悔的时期,也是克苦的时期,但其目的不在於自身,而在於与基督一同复活,更新我们在圣洗圣事中获得的身分,也就是再一次‘由上而生’,在天主的爱内重生(参阅:若三3)。
然而,比拉多的妻子大有理由在这些人面前说,千万不要干涉那义人,耶稣的事,因为我为祂,今天在梦中受了许多苦(玛廿七19)。圣史玛窦在耶稣童年的福音中记载了五个梦,另外一个就是比拉多的妻子的梦。
四旬期本是悔改补赎、守斋克苦、行哀矜、奉献爱心的时期。希望我国广大神长教友慷慨回应圣父的呼吁,在纪念救主苦难瞻礼及圣周期间,效法救主的慈悲与怜悯,向弱小及贫困者开启大门,伸出基督友爱的援手。
我那一声苦难中的呼喊,现在逐渐接受了信仰的培育才知道是祈祷的一种方式——苦祷!看来那一声呼喊敲开了天堂救恩的门!
今天教堂奠基,在这守斋、克苦、奉献的四旬期,我们期待着南张庄的神长教友拥有四旬期的精神,齐心协力,让历经火灾的天主教堂,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天主的子女重建一新的教堂中与天主相遇,敬拜赞美主。
弥撒结束后,大家一批批,一拨拨在新建的苦路像前,蜿蜒曲径依次敬拜,默想基督的苦难,痛悔自己的罪过,感谢天主的救赎大恩。
平日里,她从不以拾荒为耻,也不以粗茶淡饭为苦,安贫乐道。天主在很多事情上眷顾了我,我要用我的一生去歌颂赞美主。这是汪玛利亚的心里话,也是她生活的真实写照。
当耶稣被打,走十字苦路,这个耶稣所爱的门徒,一路跟随,一直跟随到十字架下。我们知道当时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最后断气的时候,只有寥寥无几的人站在他的十字架下,其中就有他的母亲和这个心爱的门徒。
最後,教宗勉励孟加拉国的司铎和会士们培养喜悦和快乐的心态,不要带着愁容,一脸苦像。教宗说,谁若带着这样的愁容,就该问问他是否把醋当早餐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