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7:21)圣母在世界各地的显现中,屡次流着泪甚至流着血哀求我们不要心硬,要悔改补赎,每次面对祭坛上的耶稣和他身旁的圣母,我们该作何感想?
拉青格教宗阐明,「在那个以国家、种族、意识型态、团体和个人为中心、自私自利又狭隘不堪的祭坛前,人类大家庭准备拿自己最圣洁的关系作为祭品。
旦(Dan)是旧约中提到的以色列十二支派中的一支,这里能看到古时的祭坛,我们也去了耶稣给西满改名为伯多禄(磐石)的地方,那里背靠一山,咋看像一巨石拔地而起,又稳如泰山,它坐在那里照看着我们。
厄则克耳先知书四十七章曾预言:水从圣殿右边经祭坛流出,水流成河,沿河两岸树木成荫,使死海成为好水,万物丛生,因为凡这水所流过的地方,必带来生命。
答:他筑了一座祭坛,称之为“雅威尼息”(意为“上主是我的旌旗”),以感恩并纪念天主的得胜。灵修反思:问12:这章教导我们在困境中应如何面对困苦?
他建立了一座祭坛,称之为:“大能者以色列的天主”,表达对天主护佑的感恩与敬拜。灵修小结:天主预备和解:雅各伯的祈祷与厄撒乌的宽恕,都源于天主的恩宠,祂能软化人心。
祭坛寂然,光如皮肤般附着在肩,而弥撒尚未开始,圣灵却先已降临。II.宣告(VerbumDomini)这不是语言,这是穿越石壁的声带,是马窦、马尔谷、路加之声未被抄写时的回响。
教堂内巴洛克风格的祭坛华美而庄重,但真正吸引我的,是祭坛旁边那一方小小的、据说是她出生的房间。空间幽暗,只点着几盏烛火,气氛肃穆。在这里,一个女孩呱呱坠地。
弥撒结束后,教宗将进入大殿,脱下祭衣后到中央祭坛前方接受各国代表团致贺。至于各基督信仰教会和其它宗教的代表团将在隔天星期三再向教宗贺礼。
这是第一部弥撒礼仪书,第一部分说明新旧约中的祭祀概念、圣堂建筑、祭坛、教会圣统制、祭衣、弥撒礼仪和弥撒圣祭的效果,辅祭的方式,第二部分说明弥撒的主要部分值得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作者也说明祭巾(chich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