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宴比喻中,祂邀请所有人来赴宴,无论好人坏人,人人都受邀。可是,耶稣更偏爱穷人。行乞者是历史的主角,但不只是乞求物质的行乞者,也包括我们,精神的行乞者。愿祢的国来临,因为没有国我们什麽都不能做。
(玛5:13-16)真福八端之后,玛窦福音紧接着记载了盐与光的比喻,这是属于山中圣训的训令,圣经学家均放在真福八端之后加以讨论。耶稣为什么把盐与光的比喻放在如此显要的地位?
「耶稣用了两个比喻来解释这需要:建塔和其他谁去打仗王之一。这第二个比喻说:「一个国王要去同别的国王交战,那有不先坐下运筹一下,能否以一万人,去抵抗那领着两万来攻打他的呢?
李主教以撒种的比喻,告诫教友们,要深化、发展自己的信仰,往下扎根,向上结果;要在信德、圣言和灵修上扎根,要在悔改、爱德和福传上结果。弥撒结束后,在侯纳伦会长主持下,举行了庆祝会。
本堂神父冉启亮为他们傅圣洗前,用生动活泼的比喻,谆谆教诲他们要珍惜天主的拣选,光荣成为天主的儿女,就像一个孩子要想长大成才,必须听从父母师长的教育,一个教友要想获得天主的恩宠,成为天主喜爱的儿女,就得必须随时热心祈祷
枢机想到的另一幅图像是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他说:叙利亚遭到强盗袭击,被丢在路边。圣座大使提到叙利亚这七年的战争时说,妇女和孩童因这场冲突所付出的代价比所有的人都还多。
今天的福音是莠子的比喻,福音指出麦子和莠子分别指善人和恶人之外。此处所说的田,指的是人的心田。
根据科学上的一个比喻,若将宇宙的存在时间比喻为一天的24小时,人类的出现只在这一天的最后3分钟。可想而知大自然的重要性。对人类而言,大自然承载人类就如同我们的身体承载我们的精神一样。
耶稣经常运用比喻来传达天国的活力,让祂的听众能自由地接受这些故事,并与自身作连结。故事的力量在它促进改变的能力上展现出来,一个值得效法的故事具有转化的力量。
在这旅程中,要发生耶稣讲述的父亲和荡子比喻中的情况。双方都走上前去与对方相遇:一方放下一切去拥抱另一方,而后者则感到没有受任何责备反而得到接纳和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