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福音记述耶稣召叫税吏玛窦跟随祂。耶稣看见他在税关那里坐着,就注视他,对他说:跟随我!他就起来跟随了耶稣。
随后,教宗回到当天的福音,提到在圣殿祈祷的税吏。这位税吏没有到祭台前,而是“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都不敢,只是捶着自己的胸膛说:‘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吧!’”。
教宗方济各解释说,税吏是双重罪人,他们既贪恋金钱,也背叛祖国,为罗马人向自己的同胞征税。但是,耶稣仁慈地注视了税吏玛窦。
玛窦曾是个税吏,即为罗马帝国收税的人,因此被视为公开的罪人。但耶稣召叫他跟随祂,成为祂的门徒。玛窦接受召叫,并邀请耶稣及众门徒去他家里吃晚饭。
教宗方济各邀请信众在告解圣事中与上主和祂的慈悲相遇,如同福音比喻中自称为罪人的税吏那样,恳求上主怜悯,不要学同一个比喻里的法利塞人掩饰自己的脆弱、沾沾自喜(参阅:路十八9-14)。
跟随我,耶稣从葛法翁向前行,看见一个名叫玛窦的税吏在税关坐着。作为税吏,玛窦受人鄙视,人们视他等同放高利贷者,或以欺诈手段为自己积聚财富的人。
他对一个税吏说:“跟随我吧”(玛9:9),对另一个税吏说:“今天我就住在你家”(路19:5)。宽恕的爱并不否认恶行,而是拒绝把罪恶与作恶的人相等同;那个人仍然值得爱,仍然能够改变他的生活。
为此,许多人对耶稣与税吏、强盗和娼妓的交往表示愤慨。但耶稣说:这些税吏和娼妓要比你们先进入天国。可是,社会并没有学会这一点。为此,我们的社会还不是一个基督信仰化的社会。
当耶稣在屋里坐席时,有许多税吏和罪人也来同耶稣和他的门徒一起坐席。法利塞人看见,就对他的门徒说:你们的老师为什么同税吏和罪人一起进食呢?耶稣听见了,就说: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
教宗首先谈到祈祷的家庭,他说:福音讲述了两种祈祷方式:一种是像法利赛人那样自以为是的虚假祈祷;另一种是像税吏那样虚怀若谷的真正祈祷。教宗于是向广场上的家庭问道:你们会在家庭中祈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