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26年(1900年)意大利孙神父和马六品为避义和团追捕,不得已被山西的教友护送到陕西佳县谭家坪村,因当时黄河上没有架起大桥,山西的教友冒着危险将神父用小船摆渡入陕。
乔致庸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宁,捻军义和团爆发后,他觉得靠不上官府,于是把四个院子———这四个院子正好在城里一个十字路口上———所在的路口买下,做成一个封闭式的院子永久使用。
最初教友恭敬天主,俱在私人宅内,十九世纪中叶,村内建起诵经所一处,1900年被义和团焚毁,1903年蒙凤朝瑞主教允准,起建圣堂,奉大圣若瑟为主保,位居村之中央,背山朝阳,前面河水从西向东流过,此堂历经几十年
其叔祖父张志和祖父都在义和团刀下致命。叔祖父张志和被列为真福品。其父张全忠也是十分热心的好教友。
尖塔高耸,尖形的拱门,玻璃花窗,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最早建于1878年,1900年被义和团焚毁,现在看到的教堂是1912年重建的。
1900年夏,贾后疃天主堂遭到义和团重创。
清光绪26年(1900年),教堂被义和团焚毁,教友被杀80余名,兰、德二拉神父为主殉道。
这种充满义和团情结的活动,如果是非常闭塞得山村村民组织的,还可以理解。可竟然是受过现代文明熏陶的大学生组织的,就难免让人啼笑皆非了。
1900年被义和团焚毁,现存建筑为1912年由南满教区法国苏悲理斯主教利用《辛丑条约》中的庚子赔款在原址上重建的。
索诺修士去世仅仅7年,1900年,义和团风潮席卷中国,洋人洋教成为主要的攻击和掠杀目标。虽然修道院是内向封闭的静修之所,不同于任何教堂和传教场所。可是,义和团并不打算加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