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些人把天主贬抑为一个虚假的偶像,使用天主的圣名为自己的利益,甚至仇恨和暴力辩护。
在以宽恕回应暴力的地方,那消融一切恶的爱也能赢得有错之人的心。如此一来,在受害者和有过之人当中,天主兴起了慈悲的见证人和匠人。
当一个青少年感觉不到被爱时,他有可能转向暴力。不存在绝对的坏人,只存在不幸福的人。而爱恰好是不幸福的解药,那是眼神的交会。在我们和天主之间,是祂首先爱了我们,最先注视了我们。天主首先爱了我们。
倘若宗教领袖异口同声地公开反对宗教狂热引发的暴力,以相遇文化取代冲突文化,他们就能从各自的传统中汲取最深刻的精神根源,也能为各自的国家和我们世界的未来提供无法估量的服务
面对困扰青年和使他们担忧的议题,例如性、成瘾、失败的婚姻、家庭分裂,巨大的社会问题、有组织犯罪、人口贩卖、暴力、腐败、剥削、杀害女性、各种形式的迫害和生态环境腐化,青年要求教会包容、接纳、仁慈和温柔。
那是赞颂的祈祷,妳们借以为全人类和受造界发声;那是感恩的祈祷,为上主持续施予的无数恩惠而感谢;那是求恩的祈祷,为我们当代的男女,尤其是穷人的痛苦与焦虑而恳求;那是转求的祈祷,为所有忍受不义、战争和暴力,
他们应晓得将这死亡与许多其他暴力的受害者结合在一起,这些人被弃于冷漠中,连姓名也没留下。
教宗首先提到移民的痛苦,他们在自己本国处于贫穷、暴力和蛮横的环境,而在接纳他们的国家又受到恐惧和偏见的待遇。还有许多基督徒蒙受迫害,但他们继续勇敢地面对死亡,绝不背叛基督。
教宗然后想到中东,因为委员会的众多成员都来自中东,那里的教会受到战争、暴力和迫害的严重考验。
祂在世上建立王国并非依靠暴力:祂的推广风格是温柔的(参:玛十三24-30)。教宗方济各3月6日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公开接见活动时如此表示。教宗继续以《天主经》为题的要理讲授,当天讲解了愿祢的国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