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实际上童贞圣母告诉我们天主关切年轻人,并藉着他们推进一个与众不同的救恩史。问:法蒂玛圣母显现的讯息在一个世纪後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答:人不仅要在这个世界生活,更要抵达天主的世界。
撒辣透过分辨懂得她绝不能上吊自尽;托彼特觉察到,他必须「在祈祷和盼望中等待上主的救恩」。
天主慈悲宽仁并富於恩宠,这启示在《新约》中藉着基督的话语和祂的救恩使命达致圆满。
教宗最後祈求上主赐予我们恩宠,让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圣心庆祝伟大的功绩,伟大的救恩行动,伟大的救赎工程。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个完全的降下,我们才能明白这爱的奥迹为我们提供的救恩。然而,这并非易事,因为以偏概全的诱惑总是存在。蛇之前诱惑了厄娃,而在沙漠中蛇又伤害了以色列子民。
谦卑地向天主忏悔我们的罪,真诚地相信基督,效法基督的榜样,对永远的救恩有着实在的把握,为借着他的死和义进入那永恒的光荣做好准备。
教宗说:我们的使命既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喜悦,即传承那有待分享的救恩与恩典。这项使命要求我们态度慷慨,放弃自我,以信赖之心顺从天主的圣意。
对基督徒而言这也是尴尬的议题,因为耶稣基督普世救恩的角色,以及教会向普世传教是至关重要的。教会必须了解,向信奉唯一天主的犹太人福传,与直接向属于其它宗教或世界观的人民传教,在方法上不尽相同。
西默盎从耶稣圣婴身上看到了救恩,看到了「天主的简朴并接纳祂的临在」。奉献生活是教会内先知性的神视:「那是看见天主临在于尘世的目光,那是高喊『有主就满足』的呼声,那是不顾一切发出的赞美」。
耶稣并不劝人改教,祂无意播种对天主审判临头的恐惧,或对所犯罪行的内疚感,而是带来救恩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