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松林开阔处建高3米苦像和50平米场地及祭台,作为感谢救恩祈求降福之处。
在人类救恩的历史中,有关耶稣基督的论述绝不可略而佛论的。选民是首先接收天主启示的民族,也是首先生活于启示光照下的人民。
炼灵的苦在于不能自救,今天在教会钦定的炼灵月的开始,我们敬礼所有在天国的诸圣人圣女的同时,并为在炼狱中怀着希望等待天主救恩的亡者祈祷,特别要为那些没有亲人纪念的亡者祈祷,用我们的心、克己和善行献上我们的祈祷
我们要投靠那为我们提供救恩和永生的上主。我们可以把考验与苦难视为开创新未来的机会。教宗说:中非的基督徒们,你们每个人都蒙召坚守自己的信德和使命,做更新你们国家的人文与精神的匠人。
教宗表示,有一条希望的线,它连贯整个救恩史,是喜乐的泉源。今天教会告诉我们希望的喜乐。在弥撒的集祷经中,我们祈求天主守护我们对教会保持希望的恩宠,因为这希望不会令我们‘失望’。
多少次我们背离了祂的救恩……。但祂仍在。记忆使我们接近天主。记住天主在我们身上再创造及赋予新生命的作为,能使我们比亚当在第一次创造中的古老光辉更胜一筹。
然而,耶稣表明祂是天父慈悲的具体工具,祂来为带给众人慰藉和救恩,并以这种方式彰显天主的审判。耶稣传达给我们的讯息十分明确:天主打发祂的圣子来到世界上不是为惩罚罪人,也不是为消灭恶人。
如果我们遵循耶稣的教导,敞开心胸,不固执於我行我素,我们就会得到喜乐和救恩,享看新天新地(廿一1-2)。教宗最後勉励道,我们要接纳耶稣的抚爱和宽恕,不自大,却怀抱希望。
不过,我们也知道自己蒙受了上主的救恩,在我们身上和我们周遭的事物上得以瞻仰及预先体尝基督复活的标记,即基督以祂的复活所进行的新创造。
教宗最後邀请众人与圣咏作者一起祈求说:上主,求祢使我们重获祢救恩的喜乐,求祢以慷慨的精神来扶持我们,好使我们用自己的生命赞美祢(参閲:咏五一14),使我们的灰土因着祢生命气息的力量而转变为爱慕的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