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自然科学尽力以机械、物质理由,一连串的自然起因来解释生命演变和宇宙起源的现象,我认为很正常。科学的方法正是只承认量的标准、测量、数据的标准。但是,危险之处在于认为这就是全部。
人既是有天主的肖像和模样而且又被称为天主的儿子,而且天主造人的目的也是为了荣耀自己而造,那么人作为天主的儿子自然应当以光荣天主为人生的中心,那么人应当以光荣天主为人生的中心。那么如何才能光荣天主呢?
马蒂诺也强调基于万物的自然构造,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是无可避免的,因此也凸显了坦诚对话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克服逐渐扩散的宗教原教旨主义所带来的危险来说,更为关键。
此外,教宗的行事方式非常自然,虽然在语言上有所局限性,但他具有宣讲的智慧、动力、勇气和力量,能说出今日人类殷切期待、并且对他们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讯息和话语。问:教宗脸上挂满笑容。答:笑容满面,泰然自若。
他引用传媒学家马素·麦克鲁汉(MarshallMcLuhan)的名言媒介即是讯息,指出传递语言的原始和自然媒介是气息。但在福传的层面上,气息一词的特殊意义,远远超过了声音传播的自然法则。
愿你的国来临,自然也包含着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只要我们常常满怀如此希望,且朝着这个目标奋勉,平安喜乐就会常常伴随我们。
教宗说:生命应当始终被接纳和保护,从人受孕之初到自然死亡;我们众人蒙召尊重与呵护生命。
只有获得他的宠爱,进入他的圣爱,相似他的真爱纯爱,自然就会满溢恩宠与幸福,心安理得,安享康宁,没有忧愁、烦恼、恐惧、悲伤、痛苦。天主是爱。
对这些情况的性质必须加以仔细分辨,考虑到所有存在的情况,包括教会、自然和超自然的情况。
圣伯多禄宗徒提出因行善而受苦,自然比作恶而受苦更好(伯前三17)。教宗对此解释道:这并非说受苦是好事,而是说当我们因行善而受苦,我们就是生活在与主耶稣的共融中。